回音壁
指能将声音沿墙面传送的圆形围墙。因声波的波长比围墙半径小得多,声波以束状沿墙面连续反射前进。故靠墙轻声话语,在远处贴近墙面仍能听清。北京天坛南部的回音壁为著名实例。此壁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圆形墙,高6米,半径约32.5米。围墙内建筑物及整个围墙都砌得整齐光滑,非常适合于声波的反射。围墙的弧形使得发出的声音入射角小于22°,能满足“全反射”条件。连续反射的声音沿一条折线以较小的能量衰减传播,而受其他建筑的散射很小。
指能将声音沿墙面传送的圆形围墙。因声波的波长比围墙半径小得多,声波以束状沿墙面连续反射前进。故靠墙轻声话语,在远处贴近墙面仍能听清。北京天坛南部的回音壁为著名实例。此壁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圆形墙,高6米,半径约32.5米。围墙内建筑物及整个围墙都砌得整齐光滑,非常适合于声波的反射。围墙的弧形使得发出的声音入射角小于22°,能满足“全反射”条件。连续反射的声音沿一条折线以较小的能量衰减传播,而受其他建筑的散射很小。
见“奏狱”。
中国哲学范畴。指“理”和“气”的关系。“理”、“气”二范畴始见于先秦,但用作说明精神与物质关系之一对范畴,则自宋程朱理学始。程颐说:“有理则有气”(《二程粹言》卷一)。以“理”、“气”并举,且已含“理
邸,府邸之意。汉诸郡及诸侯国在京师设立的府邸,供郡国至京师朝见办事者住宿。初受少府管辖,继属中尉,后属大鸿胪,有郡邸长及丞主其事。东汉省郡邸长、丞,由大鸿胪派郎主其事。又有郡邸狱,天下郡国上计者犯法,
战国时人。《孟子·滕文公上》言其初从陈良学儒于宋,后与弟陈辛负耒耜由宋至滕,见农家许行而大悦,弃其学而学于许行。曾见孟子,道许行之言,孟子与之辩论。
又称标客。明代专营贩运标布之商人。明松江府标布,远销山西、陕西、京师(今北京)及北边各地。富商巨贾多挟重资购买运销,所用白银动辄数万乃至数十万计。各棉布牙行为赚取佣金,争奉之若王侯。
唐代南诏中央官制,置同伦判官两人,国君有所处分,即记之,转付六曹实施。
1826—1900法国遣使会教士。清同治元年(1862)来华,后为法国政府研究中国博物学。走遍全中国,搜集各种标本。在中国动物、植物方面有诸多发现,曾在北京北堂设立一所自然博物馆,王公大臣多往参观。据
605—619即隋恭帝。隋代皇帝。公元617—618在位。炀帝孙,元德太子杨昭之子。大业三年(607)立为陈王。后改封代王。镇守京师。十三年,李渊入长安,立为帝,年号义宁。次年,让位于李渊,封酅国公。
在今山西交城县西北。《续资治通鉴长编》:北宋乾德五年(967),北汉石盆寨招收指挥使以寨降宋,即此。
即今里海;一说咸海。《新唐书·突厥传下》:西突厥“西雷翥海,南疏勒,北瀚海”,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