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江千佛岩
唐佛窟。位于今四川峨眉山市北青衣江畔。绝壁凿窟,密如蜂巢。现存摩崖造像二千四百七十余尊,多为盛唐作品,雕刻精致,造型优美。其一龛弥勒坐佛,高2.7米,姿式、衣着、仪态与乐山大佛相似,在造型、服饰、布局结构等方面较乐山大佛为佳。
唐佛窟。位于今四川峨眉山市北青衣江畔。绝壁凿窟,密如蜂巢。现存摩崖造像二千四百七十余尊,多为盛唐作品,雕刻精致,造型优美。其一龛弥勒坐佛,高2.7米,姿式、衣着、仪态与乐山大佛相似,在造型、服饰、布局结构等方面较乐山大佛为佳。
官署名。唐天宝十一载(752)至至德二载(757)改原刑部置。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曾改原刑部之总部而置。次年改于刑部下置十二清吏司,遂罢。
官署名。元代军事机构。至元二十六年(1289),以皇太孙铁穆耳俘虏叛王哈丹等辽左诸部人置,统领钦察、乃蛮、捏古思、那牙勤等四千余户,镇守其地。天历二年(1329),隶大都督府。至顺二年(1331),改
亦称吊桥。城守器械。其制,如桥上施铁环,贯以二铁索,副以麻绳系属于城楼上,桥后去城约三步,立二柱,各长二丈五尺,开上山口,置熟铁转输为槽,架铁索并绳,贵其易起。若城外有警则楼上使人挽起以断其路,亦以护
明末扬州兴化(今属江苏)人,字鹿友,号耑愚,晚号柴庵。万历进士。授邵武知县。天启二年(1622)迁御史,后忤魏忠贤,削籍归。崇祯初复原官,崇祯七年(1634)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以镇压农民起义功,
①官名。(1)周代管理民事官员的统称。《尚书·立政》:“文王惟克厥宅心,乃克立兹常事司牧人,以克俊有德。”孔颖达疏:“惟慎择在朝有司在外牧养民之夫。”(2)《周礼》地官之属,掌畜牧之事。②泛指从事放牧
244—312西晋北地泥阳(今陕西耀县东南)人,字子庄。起家太子舍人。迁荥阳太守,建沈莱堰,兖、豫水患大减,百姓立碑称颂。惠帝时,迁司隶校尉。齐万年举兵反,与安西将军夏侯骏共平之。拜常侍。赵王司马伦辅
战国时齐国大臣。甚得齐威王信重,被视为“宝”。曾守徐州(今河北大城),燕、赵二国畏之。《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载齐威王言于魏惠王:“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裴駰集解引贾逵曰:
①西汉宗室。宣帝黄龙元年(前49)嗣爵为泉陵侯(或误作众陵侯)。平帝元始五年(5),上书言平帝幼小,宜令安汉公王莽行天子事,群臣皆附和之。后前辉光谢嚣复奏符命,莽果居摄践祚,称“摄皇帝”。②(78—1
1551—1624明江西吉水人,字尔瞻,号南皋。万历进士。初入仕即因疏劾张居正夺情,谪戍贵州都匀卫。万历十一年(1583),召为吏科给事中,又以直谏忤帝。后丁忧归,筑仁文书院,讲学几三十年。天启元年(
古西域河名。一称都罗斯河、曳咥河。即今额尔齐斯河。源出金山(今阿勒泰山),西北注入斋桑泊。唐时,为西突厥部落重要活动场所,阿史那贺鲁、阿史那步真都曾驻牧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