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时高平(治今宁夏固原)人,字广略。有勇谋。初从尔朱天光,后归宇文泰,被重用。从复弘农、战沙苑、解洛阳围、破河桥,累立战功,赐姓纥干氏,授原州刺史。西魏废帝元年(552),加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即“唐中宗”。
春秋莒邑。在今山东莒县境。《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前550):“齐侯还自晋,不入。遂袭莒,门于且于,伤股而退。明日,将复战,期于寿舒。杞植、华还载甲,夜入且于之隧”,即此。
即今江苏南京市西北兴中门内狮子山。西临大江。晋元帝初渡江,见其山岭绵延,远接石头,险要似塞北卢龙,故名。《明史·太祖纪》:元至正二十年(1360),朱元璋攻陈友谅,“亲督军卢龙山”,即此。
辽官名。辽太祖时,契丹迭刺部分组为五院、六院两部。太宗时,两部统领兵马的夷离堇改称大王。南院大王即六院部统兵马官。
官名。麴氏高昌国礼部次官,协助礼部长史处理本部事务。如被派遣到诸城相监检校,则称城令。
土司名。后称都坪长官司。明洪武六年(1373)改元台蓬若洞住溪等处长官司置,以原定云路土总管何清之裔何梦霖为长官,属思州宣慰使司(治今岑巩)。二十五年省入黄道溪长官司。永乐十二年(1414)复置,属思
明洪武十八年(1385)升兖州置。治滋阳县(今兖州市),辖境西北至今阳谷、东阿、平阴等县,东南至今枣庄、郯城、临沭等市、县,西南至今菏泽、单县、曹县等市、县。清雍正二年(1724)辖境缩小,只有西北至
?—1387明濠州(今安徽凤阳)人。陈德之子。洪武十四年(1381)袭父爵。十六年,为征南左副将军,镇压龙泉山民起事。二十年从冯胜征纳哈出。与大军异道相失,陷敌败死。
因置关于大谷口得名。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东汉中平元年(184)为了镇压黄巾起义,置八关,此即其中之一。《三国志·吴志·孙坚传》:坚讨董卓,“复进军大谷,拒雒九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