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录尚书事

录尚书事

初为职衔名,始于东汉。当时政令、政务总于尚书台,太傅、太尉、大将军等加此名义始得总知国事,综理政务,成为真宰相。魏、晋、南北朝多以公卿权重者居之,总领尚书省政务,凡重号将军、刺史,皆得命曹授用,位在三公上。或以二人以上并录、参录,又有录尚书六条、关尚书七条事等名义。南朝宋孝武帝孝建中,不欲威权外假,遂省。其后置省无常。南齐始单拜,成为正式官号,为尚书省长官。梁、陈以其威权过重,常缺不授。北魏、北齐亦定为官号,为尚书省长官,尚书令、仆射为其副贰,职权甚重。隋代废。辽初曾拟授重臣。录副奏折 档案名称。即奏折的抄件。参见“奏折”。

猜你喜欢

  • 先生

    ①古人对于饱学之士的尊称。有时亦以自称,如陶潜称五柳先生。②宋代授予某些著名隐士、道士、仙姑、处士的一种称号。如大中祥符三年(1010),隐士郑隐赐号“正晦先生”;宣和七年(1125),“丹华广范崇真

  • 路史

    书名。南宋罗泌撰。四十七卷。路史即大史之意。《前纪》九卷,述远古至东汉末年之事;《后纪》十四卷,述三皇五帝及夏代之史事;《国名纪》八卷,述远古至三代下逮东汉末年诸部族、国家之姓氏、地区;《发挥》六卷,

  • 武威汉简

    甘肃武威出土的汉代简牍。(1)1957年磨咀子6号汉墓发现四百八十枚。内容除十一枚木简为日忌及杂占外,均是《仪礼》经传,共三本九篇,二万七千多字。其中甲本、乙本为木简,丙本为竹简。篇目文句与今传《仪礼

  • 绿野堂

    即“午桥庄”。

  • 元遗山

    即“元好问”。

  • 渤海靺鞨

    见“渤海”。

  • 引窝

    又名窝商。清代盐商之一种。可世袭为业。参见“根窝”。

  • 唐通

    ?—1644明人。任密云总兵。崇祯十七年(1644)封定西伯,奉命与太监杜之秩守居庸关,不久降李自成农民军。李自成攻占北京后,奉命携吴襄家书赴山海关招降吴三桂。李自成撤离北京,遂降于清。

  • 旗租

    清代赎入官地及抵帑、籍没等田所征之地租。

  • 右街大功德使

    官名。又名右街功德使。唐贞元四年(788)崇玄馆罢大学士后置,与左街大功德使总领僧、尼之籍及功役。元和二年(807)又以道士、女冠隶之。会昌二年(842)以僧、尼改隶礼部主客司,六年复隶左、右街大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