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德昂族

德昂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昂、冷、梁、布雷、纳安诺买等,汉文著述称崩龙,又因其服饰不同,被分别称为红崩龙、花崩龙、黑崩龙。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潞西市和镇康县,其余分散在盈江、瑞丽、陇川、保山、梁河、耿马等县,与景颇、傣、汉、傈僳、佤等民族交错分寨杂居。人口15461人(1990年)。使用德昂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不少人通傣语、汉语或景颇语,少数人能使用傣文。信仰小乘佛教。其先民为隋唐时的茫蛮、扑子蛮、望苴子蛮,先后臣服于唐宋时期的南诏、大理,元以后沦为傣族土司属民。主要从事农业,善种茶。解放前长期受傣族土司、景颇族山官的统治与剥削,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有的还保留原始公社制残余。清嘉庆十九年(1814)冬曾联合傣族人民掀起反抗土司的武装斗争。建国后实现民族平等,成立了民族乡,社会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

猜你喜欢

  • 探花郎

    即唐代之探花使。后亦作探花之别称。

  • 正军校

    军阶名。清末新陆军次等官阶之一。光绪三十年(1904)定新陆军三等九级官制,始置。为次等第一级,任督队官、执事官等。秩视守备,阶正五品。宣统元年(1909)修订,军官冠以某队(步队、马队)、军佐冠以某

  • 上都分台

    官署名。元御史台分支机构。世祖至元五年(1268)五月,在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五一牧场)建御史台官署。九年,御史台署迁往大都(今北京市),原署成为皇帝每年巡幸时随从的御史台官员理事之处,称为上都分台

  • 小玉兹

    哈萨克三玉兹之一,或称西部。十六世纪初形成。分布于哈萨克草原西部,即从金帐汗国分裂出来的诺盖汗国境内。部落有巴依乌鲁(阿达依、阿尔钦、加帕斯、阿拉切、切尔克什等),艾里木乌鲁(卡拉沙卡勒、卡拉克斯克、

  • 起部

    ①尚书省诸曹之一。南北朝临时设置,以尚书为长官。掌营建宗庙宫室、修作军国器械。有事即置,事讫即省,其职分隶度支、都官、左民、祠部等尚书。②尚书省郎曹之一。设郎(郎中、侍郎)为长官。西晋始置,掌土木工程

  • 赏生

    元代蒙古语中的汉语借词,源于汉语先生,指道教之道士。元代文献中音译作赏生或先生,义译作先生。

  • 伦章造纸厂

    商办企业。清光绪十七年(1891)由曹善谦、郑观应创办于上海。资本十五万两。有工人一百人,月产量六十吨。因经营不善,亏负甚巨,三十二年停业。

  • 杜预

    222—285西晋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字元凯。司马昭妹婿。初为尚书郎。泰始中,守河南尹,转秦州刺史,再拜度支尚书。在任七年,损益万机,朝野称美,号“杜武库”。咸宁四年(278),拜镇南大将军

  • 六诏

    隋唐云南洱海周围乌蛮六部落的总称。见《蛮书》、《新唐书》。在今云南西部。“诏”义为王或首领。其中蒙诲诏在今云南巍山北部至漾濞一带。越析诏在今云南宾川的宾居街一带。浪穹诏在今洱源。遭赕诏在今洱源、邓川一

  • 掇尔契达

    官名。清代乐部什榜处主官,掌管演奏“掇尔多密”乐曲。清代定掇尔契达(内头领)一人,兼三等侍卫。六品衔达和七品衔达各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