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堂省
官署名。渤海国置,有大内相一人,居左、右相之上;左、右司政各一人,居左、右平章事之下,以比仆射;左、右允,比二丞。
官署名。渤海国置,有大内相一人,居左、右相之上;左、右司政各一人,居左、右平章事之下,以比仆射;左、右允,比二丞。
官名。或作大官令。秦置,掌宫廷饮食事务,隶少府。两汉沿置,东汉员一人,秩六百石,一说其秩千石。三国魏沿置,七品。西晋改隶光禄勋,七品。东晋时因省光禄勋而隶于司徒。南朝宋隶于门下侍中省,七品。齐改隶于尚
①古代定期贡士之法。即由诸侯国或地方州郡每年向朝廷选送人才。《汉书·食货志上》:“诸侯岁贡少学之异者于天子,学于太学,命日造士。”《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兴廉举孝,岁贡于外府。”注:“言举
清雍正七年(1729)分车里宣慰司所辖江内六版纳地置。治宁洱(今普洱县)。属云南省。乾隆元年(1736),增领江外六版纳各土司。辖境相当于今云南景谷、墨江、普洱三县地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还包括今老挝
古代之祭礼。因是合祭先王,又名大享。《礼记·曲礼下》:“大飨不问卜。”郑玄注:“祭五帝于明堂,莫适卜也。”为吉礼之一。历代沿袭,或以死后之先帝配享。
在今江苏南京市板桥镇西北。合板桥、新林等浦入江处,为江防要地。原名大城港。《明史·太祖纪》:元至正二十年(1360),陈友谅攻应天,杨璟屯大胜港,大败之,遂改名大胜港,并置大胜关于此。
部族名。又译雍古、旺古、瓮古、王孤、汪古惕。散居于阴山以北,辽、金时称为白达达。金章宗时,为金朝守净州以北边墙,一说蒙古语称边墙为汪古,因以为部名。成吉思汗侵金,汪古军为向导,汪古部长阿刺兀思后裔在元
见“博易务”。
书名。三国魏王粲撰。十卷。记述东汉末年人物的传记。已佚。今有清黄奭辑本,称《王粲英雄记》,编在《汉学堂丛书》,辑录曹操至张俭凡五十五人的简单事迹各一则或二三则,其中以辑录吕布、公孙瓒、袁绍三人的事迹较
宫中用语。清制,凡皇帝出巡后回至京中,在京诸臣皆应于次日呈递膳牌,予备召见,称“全牌子”。
①蒙古氏族名。据传古时蒙古人为他部所败,仅存两对夫妻遁入也里古涅昆山谷(今额尔古纳河附近)。其中一男人名捏古思,子孙一部衍为捏古思氏。下分播而祝吾、厄知吾、脱和剌吾、撒合儿秃四支。②即“赤那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