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瑳
即“景差”。
即“景差”。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昂、冷、梁、布雷、纳安诺买等,汉文著述称崩龙,又因其服饰不同,被分别称为红崩龙、花崩龙、黑崩龙。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潞西市和镇康县,其余分散在盈江、瑞丽、陇川、保山、梁河、耿马等县,
见“都纲”。
学校名。清宣统三年(1911)浙江巡抚增韫在杭州设立。分设机械、机织、染色三科,并附艺徒班。另设浙江省立中等工业教员养成所,以培养工业学堂教师为目的,分金工、木工、机织、染色四班。1912年后改名浙江
①亦作公仲朋。战国时韩国人,名朋。韩宣惠王时为相国,与公叔争权。宣惠王十六年(前317),秦败韩、赵、魏联军于修鱼(今河南原阳西南)。韩急,他献以一易二之计,认为盟国不可恃,不如赂秦国一名都,使秦不伐
①(?—682)唐太宗第十四子。母本为李元吉妃,为太宗所纳。贞观二十一年(647),封曹王。历虢、蔡、苏三州刺史。永隆元年(680),以与故太子李贤通谋,降为零陵郡王,徙黔州。后被逼自杀,陪葬昭陵(在
?—1140宋普州安岳(今属四川)人,字长源。元丰进士。靖康元年(1126),累官左谏议大夫。金人围汴京,出使金营请和,留三日归。旋从钦宗诣金营。张邦昌僭位,命为总领迎驾仪物使。建炎初,除资政殿学士,
即“布土”。
西夏官署名。掌砖瓦与陶器制作。仁宗仁孝《天盛年改定新律》属五品(末品)。
官署名。清代内务府所属七司之一。初名钟鼓司,继改礼仪监、礼仪院,康熙十六年(1677)改掌仪司。掌内廷礼乐及太监之品级、升调诸事。每届纂修玉牒之年,将未入黄册之皇子、皇孙、公主等开单送宗人府。设郎中二
清代盐杂课之一。盐商领引配盐时,每引纳银八厘余,谓之领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