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离表
古代历法中的一种反映月亮运动的天文表。从刘洪《乾象历》起,各家历法都给出以月球过近地点的时刻为起算点,制成月球在一近点月内的运行情况表,称月离表。以《大衍历》月离表为例,表中共列六项:(1)转日,指过近地点后的天数;(2)转分,指月球每日实行分数,如再以转法76除之则得实行度数;(3)列衰,每两转分前后项的差数;(4)转积度,为逐日转分化为度数后的总和;(5)损益率,月球每天实行与平均运动度数之差再除以平均运动后所得的值;(6)朓朒积,是损益率的累加。详细计算,见于下表。
| 转 日 | 转分 | 列 衰 | 转积度 | 损益率 | 脁朒 积 |
| 1 | 917 | 进 13 | 度 初 | 益 297 | 朒 初 |
| 2 | 930 | 进 13 | 12度 5分 | 259 | 朒 297 |
| 3 | 943 | 进 13 | 24度 23分 | 220 | 556 |
| 4 | 956 | 进 14 | 36度 54分 | 180 | 776 |
| 5 | 970 | 进 14 | 49度 22分 | 139 | 956 |
| 6 | 984 | 进 16 | 62度 04分 | 97 | 1095 |
| 7 | 1000 | 进 18 | 75度空 | 初益 48 末损 6 | 1192 |
| 8 | 1018 | 进 19 | 88度 12分 | 损 64 | 1234 |
| 9 | 1037 | 进 14 | 101度 42分 | 106 | 1170 |
| 10 | 1051 | 进 14 | 115度 15分 | 148 | 1064 |
| 11 | 1065 | 进 14 | 129度 02分 | 189 | 916 |
| 12 | 1079 | 进 13 | 142度 03分 | 229 | 727 |
| 13 | 1092 | 进 13 | 157度 18分 | 267 | 498 |
| 14 | 1105 | 进 10 退 3 | 171度 46分 | 初损 231 末益 66 | 231 |
| 15 | 1112 | 退 13 | 186度 11分 | 益 289 | 脁 66 |
| 16 | 1099 | 退 13 | 200度 59分 | 250 | 355 |
| 17 | 1086 | 退 13 | 215度 18分 | 211 | 605 |
| 18 | 1073 | 退 14 | 229度 40分 | 171 | 816 |
| 19 | 1059 | 退 14 | 243度 49分 | 130 | 987 |
| 20 | 1045 | 退 17 | 257度 44分 | 87 | 1117 |
| 21 | 1028 | 退 18 | 271度 25分 | 初益 36 末损 18 | 1204 |
| 22 | 1012 | 退 18 | 284度 65分 | 损 73 | 1222 |
| 23 | 992 | 退 14 | 298度 11分 | 116 | 1149 |
| 24 | 978 | 退 14 | 311度 15分 | 157 | 1033 |
| 25 | 964 | 退 14 | 324度 05分 | 198 | 876 |
| 26 | 950 | 退 13 | 336度 57分 | 237 | 678 |
| 27 | 937 | 退 13 | 349度 19分 | 276 | 441 |
| 28 | 924 | 退 7 进 6 | 361度 44分 | 初损 165 末益入后 | 165 |
猜你喜欢
崔恭
1409—1479明顺德广宗(今属河北)人,字克让。正统进士,授户部主事。擢莱州知府。景泰中,进湖广右布政使,寻迁江西左布政使,定均徭法,人丁十年一役。天顺时以副都御史巡抚苏、松诸府,浚治吴淞江诸水,
时敏新报
见“时敏报”。
方明
相传为黄帝时人。曾与昌寓、张若謵朋、昆阍、滑稽给黄帝驾车时为御。见《庄子·徐无鬼》。
吴门
苏州的别称。或专指今江苏苏州市,或泛指平江府、平江路、苏州府。唐张继《闾门即事》诗:“试上吴门看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宋范仲淹和范成大并称“吴门二相”;范成大《吴郡志》亦称《吴门志》。明沈周、文征明
率义中郎将
官名。北魏置,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五品下,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载。
人类公理
书名。近人康有为撰。清光绪十年(1884)康氏把中国古代公羊学派的“三世说”、《礼记·礼运》中的大同说、佛家慈悲平等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思想以及片断接触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杂糅在一起,设想
阆州
唐先天元年(712)改隆州置。天宝元年(742)改为阆中郡,乾元元年(758)复为阆州。治阆中县(今市)。辖境相当今四川苍溪、阆中、南部等市、县地。宋属利州路。淳祐三年(1243)移治大获山(今苍溪县
智猛
?—453南北朝时京兆新丰(今陕西西安东北)人。年少时出家,矢志外求真经。十六国后秦弘治六年(404),招结同志十五人发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历尽艰险,至天竺时仅余五人。后又失三伴,唯与昙纂生还,前后
西州回鹘
又称北庭回鹘、和州回鹘、高昌回鹘、阿厮兰回鹘。指古代西迁后的回鹘人及其政权。原居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后移都哈喇和卓(在今新疆吐鲁番东南)。辖境西抵龟兹(今库车),东至伊州(今哈密),南
开山公据
全名盘王敕赐开山公据。又称抚瑶券牒。古代畲族保存祖先历史传说的汉文文书。与瑶族保存的“过山榜”(又名“评皇券牒”)相同,记载原始图腾的槃瓠传说。今江西贵溪畲族保存此文书,为大隋五年五月十五日发给会稽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