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驹波
见“子合”。
见“子合”。
金代州繁畤(今山西繁峙)人,字秉钧。经童出身。世宗时,调博野县丞,授太子司仓。得识皇太孙璟(章宗)。章宗即位,授工部侍郎,迁尚书。明昌四年(1193),升参知政事。五年,进尚书右丞。贿赂章宗李妃左右,
战国时对三种农业区之通称。一说指平原、山、泽,一说指高原、平地及低洼地。《周礼·天官·大宰》:“以九职任万民,一曰三农。”郑玄注:“郑司农云:‘三农,平地、山、泽也。’……玄谓三农,原、隰及平地。”后
官名。唐龙朔二年(662)改左监门府为左监门卫而置,一人,正三品。贞元二年(786)置上将军前为左监门卫长官。掌宫城诸门禁卫及门籍,行幸则率属下于衙门监守。北宋置为环卫官,无定员,无职掌,多以宗室为之
即“乌第河”。
东汉末流寓益州的中原人。建安初,从南阳、三辅(长安、冯翊、扶风)一带流入益州者数万家,时称东州人。益州牧刘焉收以为兵,组成地主、豪强军队,名曰“东州兵”。东州人颇侵暴益州民,刘焉子刘璋继为益州牧,不能
西汉洛阳(今河南洛阳白马寺东)人。以车辆转运货物获暴利,其商业活动遍及郡国,无所不至。家貲亿万,为当时著名富豪。
全称罗罗斯宣慰使司兼管军万户府。元在西南地区所设的一级地方政权,居行省之下,路、州之上。至元十二年(1275)置,隶云南省,其辖境与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大体相当。治建昌路(今四川西昌)。设宣慰使三员,
地名。在今云南保山、龙陵间。《读史方舆纪要》:明洪武末,平缅诸蛮刀干孟叛,何福讨破之于南甸,还兵击景罕寨,即此。
见“集贤院学士”。
记载历史世系的史表。只记世次,不记年代。司马迁作《史记》,因从黄帝到西周共和的年代已不可考,仅将世承关系列表,名曰《三代世表》(实为五帝三代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