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谷土司
指明永乐五年(1407)所置之杂谷安抚司。治今四川理县杂谷脑镇。清乾隆十七年(1752)改厅。
指明永乐五年(1407)所置之杂谷安抚司。治今四川理县杂谷脑镇。清乾隆十七年(1752)改厅。
地图名。墓穴和墓穴区域图。《周礼·春官·冢人》:冢人“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而为之图”。现存最古者为战国时期中山国王墓穴之图,1977年于河北平山三汲中山王墓出土。约绘于王
南宋福州长溪(今福建霞浦)人,字方叔。庆元进士,为襄阳制置司干办官。开禧二年(1206),金兵围襄阳,协助知府赵淳守城,至九十余日,始解围。著有《襄阳守城录》及《裨幄集》。
关于申报户口的法律。《睡虎地秦墓竹简·为吏之道》附《魏户律》规定:商人、店主、赘婿不准立户,不分给土地房屋。准予立户者,方分给田宅。
即“时罗漫山”。
书名。又名《四川路事始末全案》。三余书社主人编。一册。首有盛宣怀、岑春煊、赵尔丰、端方等人像和当时四川地图。对清廷将铁路收归国有的谕旨、川粤汉铁路借款合同、四川保路同志会简章、四川铁路乱事始末情形,以
即“阿玉奇”。
皇帝死后立庙奉祀,所起名号,称“庙号”。始于殷代,汉承其制,称某祖、某宗。但并非立庙者皆有。庙号一般由继位皇帝议立。如西汉高帝庙称太祖,文帝称太宗庙,武帝为世宗庙,宣帝为中宗庙,元帝为高宗庙。东汉光武
?—1273元泰安长清(今属山东)人。严实第三子。宪宗五年(1255),任东平路管军万户。屡从兄忠济攻南宋。世祖中统四年(1263)削世袭地方军权,罢官家居。
北朝时正平高凉(今山西稷山东南)人,字显进。先随北魏孝武帝入关,后从西魏丞相宇文泰攻拔弘农(治今河南灵宝北),取东魏邵郡及正平、太宁诸城,行正平郡事。大统中,从战沙苑(今陕西大荔南),取东雍州。寻受命
明代内府库名。洪武二十八年(1395)置,初设大使及左、右副使,后改设掌印太监一员,近侍、佥书太监十余员,掌司、写字、监工数十员。分里库、外库。里库设于宫内,称内东裕库、宝藏库。外库设于宫外。初惟收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