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诚
明扬州兴化(今属江苏)人,字次卿。万历进士。历太常卿兼国子监祭酒。天启六年(1626)官至礼部尚书,因忤魏党罢归。崇祯初复官。后追治当年颂魏忠贤之过,削职。
明扬州兴化(今属江苏)人,字次卿。万历进士。历太常卿兼国子监祭酒。天启六年(1626)官至礼部尚书,因忤魏党罢归。崇祯初复官。后追治当年颂魏忠贤之过,削职。
见“在中国的圣战”。
即“法藏”。
1083—1157宋开封阳武(今河南原阳)人,字元忠(一作元中)。政和二年(1112)上舍太学生。历任枢密院编修,尚书比部员外郎。绍兴初御曹成有功,除湖北转运判官,改提点湖北刑狱。后依附秦桧,为监察御
即“郭泰”。
书名。清金埴撰。七卷。约成书于雍正年间。内容包括明末清初文人名宦的轶闻遗事、社会风俗、诗话戏曲、科举考试及作者的唱和之作。尤以记载山东的人物和事迹为多。体例为杂缀兼诗话。有谢国桢藏手稿本。
约640—约684唐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初为道王府属吏,官武功、长安主簿,入为侍御史,后贬临海丞。随徐敬业在扬州反武则天,代作《讨武曌檄》,一时传诵。武氏见之,有“宰相安得失此人”之叹。兵败后被杀
北宋元符二年(1099)筑定边城,后置为军。治今吴旗县西北。政和六年(1116)置定边县为倚郭。辖境相当今陕西吴旗县西南、西北部及甘肃华池县北边一小部分。属永兴军路。金废。
军阶名。清光绪三十年(1904)定新陆军军官等级而置,为次等第三级,秩视把总,阶正七品,任司书生、司号长等。宣统元年(1909)修订,军官冠以某队(步队、马队)、军佐冠以某科(军医科、军需科)字样。
即“戎蛮”。
古地名。本杞国,春秋宋为雍丘邑。即今河南杞县。《春秋》哀公九年(前486):“宋皇瑗帅师取郑师于雍丘”,即此。战国属魏。秦置雍丘县。后沿用称其地。唐时地属汴州。天宝十五载(756),真源令张巡在此抗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