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隧
春秋蔡地。在今河南确山县东。《左传》成公六年(前585):晋师侵蔡。楚公子申、公子成以申、息之师救蔡,“御诸桑隧”,即此。
春秋蔡地。在今河南确山县东。《左传》成公六年(前585):晋师侵蔡。楚公子申、公子成以申、息之师救蔡,“御诸桑隧”,即此。
即“张惠”。
一作罗厮温。宋时于阗国回鹘族人。大中祥符二年(1009),曾为于阗国黑韩王派遣贡献方物于宋。
隋开皇十六年(596)分轵县置。治今河南济源市。属河内郡,蒙古曾改置原州,寻复为济源县。1988年改设为市。
春秋晋邑。在今河北顺平东南。《左传》哀公四年(前491):“国夏伐晋,取邢、任、栾、鄗、逆畤、阴人、盂、壶口。”战国改称曲逆,也作曲吾。
官署名。元至元十四年(1277)设,掌管蒙古国子学。隶蒙古翰林院,秩从三品。设祭酒一员,从三品;司业二员,正五品;监丞一员,正六品。
兵用防护器具。长六尺,宽四尺,厚三寸,用生牛皮裹,开箭窗。施于战棚前后,由拐子木撑之。战国时齐、魏、韩联军大败楚国的战役。楚怀王二十八年(前301),齐将匡章、魏将公孙喜、韩将暴鸢率三国联军攻楚之方城
东晋荥阳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字仲祖。累迁抚军参军、魏郡太守。简文帝登位,大司马桓温使领兵止宿宫中,拜游击将军。庾希聚众夜入京口,诈称受海西公密旨诛温,朝廷震动,奉命督城门诸军事。咸安二年(372
刑法名。金代州县官有罪,朝廷派使臣至家,量轻重进行责杖,名为“监断”。
西晋元康九年(299)分长沙郡东北诸县置,辖境相当于今湖北通城县一带。治下隽(今湖北通城县西北)。东晋咸康元年(335)并入长沙郡。
晋及南朝时官员向国家缴纳之钱捐。受官二十日,辄送修城钱二千。宋泰始初,由于兵戎机急,自令仆以下并不输送,谓之逋欠。齐武帝即位之初,诏令免除旧欠,但仍重申旧制,按期交纳修城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