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
明苏州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一生甘居布衣,放情江南山水。工行草,尤善绘山水,师法杜琼。前期多画小景,后期拓为大幅,笔墨苍老。文征明、唐寅曾从其学画,为吴门派首领,吴门四大家之一。亦善诗文,著有《石田稿》、《客座新语》、《续千金方》等。
沈周手迹
明苏州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一生甘居布衣,放情江南山水。工行草,尤善绘山水,师法杜琼。前期多画小景,后期拓为大幅,笔墨苍老。文征明、唐寅曾从其学画,为吴门派首领,吴门四大家之一。亦善诗文,著有《石田稿》、《客座新语》、《续千金方》等。
沈周手迹
即“可敦”。
见“陕西行省”。
又名《采硫日记》。书名。清郁永河撰。永河,字沧浪,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康熙三十六年(1697)春,受命赴台采炼硫磺,随时记录所历诸番社状况及在北投、内北社等产磺地区以布易番族硫土与煮炼经过。完工后,
明代审讯制度。凡重大狱案,不经问刑衙门而由朝廷直接审讯。取慎刑之意。参与审讯者为旨令的三法司、六科给事中及六部等在朝大臣。
画名。原为唐张萱绘,现存摹本。长卷轴,绢本着色画。纵37厘米,横147厘米。全卷画十三个女性人物,分为三组。起首捣练,置绢于石砧上,二人对站,双手持杵而捣。右一人握杵旁立,等待替换。左一人正在卷袖,也
官名。(1)三国魏、晋置。佐清商令管理后宫。(2)南朝梁、陈及隋初所置乐官。
佛教石窟。位于今甘肃张掖地区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大都麻河西岸的大剌沟峭壁上。两窟相邻,其形制均为中心柱式,窟内为敷彩泥塑和壁画,其开凿时代被认定为十六国北凉时期,为国内现存最早的石窟之一。
金代杂税,即军费补贴。世宗大定三年(1163),对宋作战,摊派军须。十年定物力至五十贯者,输官八十缗,其费可报一军;不足五十贯者,数户凑齐。章宗时北攻蒙古等部,承安三年(1198)重新按物力均征。以河
解梱抛散之盐。清时例准贫民收拾零卖,称毛盐。
?—前573春秋时晋国国君。公元前580—前573年在位。名寿曼,一作州蒲。晋景公之子,继景公即位。晋厉公元年(前580),与秦桓公隔河而盟。秦桓公归秦背盟。六年,派兵攻郑。楚救郑,战于鄢陵(今河南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