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国
知或作智。春秋战国间人。晋卿知伯之家臣。《吕氏春秋·当染》言知伯信其谗言,终遭灭亡之祸。
知或作智。春秋战国间人。晋卿知伯之家臣。《吕氏春秋·当染》言知伯信其谗言,终遭灭亡之祸。
又称祭仲足、祭足。春秋时郑国人。事郑庄公为卿。郑庄公三十七年(前707)率左拒之师参与繻葛之战,大败周桓王。四十三年,郑庄公死,他立庄公太子忽,是为昭公。旋被宋人劫持,归后被迫改立公子突,即厉公,昭公
道教仪礼之一。即用章符作醮。其礼用于祭祀与庆典等。源于东汉末张道陵、张鲁,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
书名。简称《论语义疏》。南朝梁皇侃(一作偘)撰。十卷。以疏释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为主要内容,故名。兼采老庄玄学,阐述经义,于名物制度,则略而不讲。与汉儒经解相去悬绝,保留了南朝经疏之特色,为南学的主
战国时赵国贵族。曾反对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认为圣人不易民而教,智者不变俗而动。服奇者志淫,俗辟者乱民。武灵王斥以“先王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袭,何礼之循”?“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
宋代乌蛮部落。初为亦溪部。宋时,乌蛮之裔阿统与其子茫布徙居今云南镇雄县西北,其后昌盛,号茫布部,宋置西南蕃都巡检使。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置茫布路总管府,隶乌撒乌蒙宣慰司。明代与乌蒙、东川、永宁、
即“蒙古卫拉特法典”。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稍士置,北周沿置。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属官,每方置一人,掌本方行政事务,正五命。下设小稍伯下大夫、小稍伯上士、小稍伯中士以佐其职,领稍大夫下大夫等官属。隋开皇元年(5
?—1863清湖北人。太平天国进士。咸丰五年(1855)封将军。原隶石达开部。七年随石出走,封为精忠大柱国,转战于浙、闽、赣、湘、桂。十年为孝天豫,在广西与童容海、吉庆元等率部离开石达开。次年至江西抚
书名。唐平致美撰。卷数无考。记述史思明叛乱经过。已佚。《资治通鉴考异》有征引。
即《中俄续增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末期沙俄利用英法联军攻占北京之机,胁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咸丰十年十月 二 日(1860.11.14)清钦差大臣奕与俄国驻华公使伊格那提也夫在北京签订。共十五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