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令史
官名。三国蜀置,属秘书令,管理秘书所藏典籍,多用文学之士。《三国志·郤正传》:“弱冠能属文,入为秘书吏,转为令史,迁郎,至令。”魏、晋亦置,八品。南齐亦置。北魏置,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七品上。
官名。三国蜀置,属秘书令,管理秘书所藏典籍,多用文学之士。《三国志·郤正传》:“弱冠能属文,入为秘书吏,转为令史,迁郎,至令。”魏、晋亦置,八品。南齐亦置。北魏置,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七品上。
源自康国,一说源自波斯。粟特俗以十二月为岁首,每年十一月歌舞乞寒,以水交泼为乐,谓之压阳气,常伴以苏幕遮戏。此风经由龟兹,传入高昌和内地。唐张说有苏摩遮诗咏其事:“寒气宜人最可怜,故将寒水散庭前。”北
春秋末鲁国人,名缭,一作寮,字子周。曾在季孙氏处毁谤子路。《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以为孔子弟子,学者多以为非,《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亦不载。
亦作连梃。古代守城兵器。状似连枷,分 两节,可以旋转,取其用力省而打击重,且可于敌人爬城七八尺时用之。《墨子·备城门》:城上“二步置连挺”。《通典·守拒法》:“连梃,如打禾连枷状,打女墙外上城敌人。”
亦称牌坊。一种建筑形式。为古时宣扬封建礼教、标榜封建功德的纪念性建筑物。起源于汉代。多建在庙宇、陵墓、祠堂、衙署、通衢、园林、桥头等处。一般用木、砖、石和琉璃等材料建成,造型美观,结构讲究。形式有双柱
即“皋陶”。
爵名。晋、南北朝、隋、唐、宋常为开国县男简称。金置为从五品爵,食邑三百户,无实封。元代从五品,止用于封赠。明初为五等爵之一,以封建国前战死诸臣,后不设。
宋代三司的别称。
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见“户部银行”。
清代手工工场主和作坊主为对付帮工、学徒要求增加工银和罢工所建立之组织。因店铺业主俗称“东家”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