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秦长城

秦长城

战国时期秦国修筑的长城。主要有两条:(1)《史记·匈奴列传》:秦昭王时“杀义渠戎王于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此条长城走向,首起临洮(今甘肃岷县)西,沿洮水东岸北上,经今甘肃临洮,渭源北境而东北行,再经今宁夏西吉、固原、彭阳,甘肃镇原、环县、华池,陕西吴旗,达今陕西志丹北,复至吴旗东。由此分成两支:一支经今陕西绥德折向西北,至于秦上郡治所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一支经今陕西靖边、神木进入今内蒙古准格尔旗境,继向东北行,止于托克托境西南黄河岸边。经实地考察,在今甘肃临洮与渭源、宁夏固原、内蒙古准格尔旗等地,其遗址依然可见,系夯土构筑,因地制宜,长城内侧附近还发现多处城址与烽火台等遗迹。(2)《史记·六国年表》记秦简公七年(前408)“堑洛,城重泉”。学者或以为“堑洛”是在洛河侧畔的平地上修筑长城。堑洛长城南起今陕西华阴东南,向东北越渭河,循洛河右岸西北行,至今蒲城东南境,越洛河北上,至今大荔长城村,再越洛河向西北行,进入今白水西北境。今蒲城境内洛河右岸的前、后阿坡村间有此条长城遗迹,夯土筑,南北向,残长324米。

猜你喜欢

  • 武昌民变

    明万历年间武昌市民反对矿监税使的斗争之一。宦官陈奉征税湖广(今湖南、湖北),所到之处,掠人财物,辱人妻女,掘人墓地,为恶甚多。商民恨之入骨。万历二十七年(1599)八月,陈奉由武昌至荆州(今属湖北),

  • 崔昂

    ?—565北齐博陵安平(今属河北)人,字怀远。出身大族。七岁而孤,伯父吏部尚书崔孝芬誉为“吾家千里驹”。东魏天平二年(535),入高澄府为记室参军。澄辅政,召为开府长史,兼京畿长史事。奉澄令,严治鲜卑

  • 回回国子监

    学校名。元代设置,教授亦思替非文字。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始置回回国子学,寻罢。仁宗延祐元年(1314),复置回回国子监,后定学官及生员五十余人,官给廪膳,培养波斯文的译史人员。

  • 班匠

    即“轮班工匠”。

  • 司马聃

    即“晋穆帝”。

  • 鸭绿江

    中朝两国界河。源出今吉林东南中朝边境白头山,西南流经辽宁丹东市入黄海。汉称马訾水。唐始称鸭绿水,水色似鸭头之色,故名。元明以后称鸭绿江。为历代靺鞨人、女真人和朝鲜族人渔猎、住牧之地。

  • 纪传体

    史书体裁名。由本纪、表、书(志)、世家、列传等组成。因以本纪、列传为主,故名。创始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其优点是便于记载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情况,能广泛地记载社会各阶级、阶层人物的事迹,内容比

  • 梅文鼐

    清安徽宣城(今宣州)人,字尔素。文鼎季弟。好天文历算,尤精天文。著有《中西经星同异考》、《授时步交食式》、《度算补》等。

  • 清河书画舫

    书名。明末张丑著。十二卷。丑字叔益,苏州昆山(今属江苏)人。此书取北宋米芾“书画船”故事,冠以张氏清河郡望而为书名。著录和介绍自三国钟繇至明仇英共八十一位书画家作品。后附《宝章待访录》等。书成于万历四

  • 峡路

    亦称峡西路。北宋开宝六年(973)分西川路置。治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县)。辖境相当今四川金堂、屏山、筠连等县以东,盐亭、蓬安、万源等县以南以东和贵州大部,湖北、云南二省小部。咸平四年(1001)分为夔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