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官署名。元代侍卫亲军指挥机构。至元十七年(1280)由蒙古侍卫总管府改立,掌编入卫军的蒙古军士。大德七年(1303),分为左、右翊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官署名。元代侍卫亲军指挥机构。至元十七年(1280)由蒙古侍卫总管府改立,掌编入卫军的蒙古军士。大德七年(1303),分为左、右翊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一作火儿慎、好儿趁、廓儿沁、喀喇沁。部落名。明清对住牧于嫩江流域蒙古科尔沁部人的称呼。元太祖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撒儿后裔。哈布图哈撒儿牧地本在额尔古纳河、呼伦湖和海拉尔河一带。明初,十四代孙奎蒙克塔斯哈
1507—1566即朱厚熜。明代皇帝。公元1521—1566年在位。正德十六年(1521)以藩王入继帝位,年号嘉靖。即位初,杀武宗亲信钱宁、江彬,裁军校匠役十余万,并清理庄田,多所兴革。但尊崇生父兴献
387或388—468南朝宋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字彦德。晋末,领徐州刺史刘裕辟为从事史。元嘉中,为长沙王刘义欣镇军参军,领汝阴太守。屡陈北伐之策。元嘉二十七年(450)大举攻魏,以宁朔将军将前锋
城名。在今乌兹别克斯坦锡尔河上游北岸,纳曼干之西。元代属察合台汗国。
又名竅瓠。即点葫芦。一种点播农具。北魏用以播种,穿瓠两头,以木箄贯之,后用手执为柄,前用作嘴,泻种于耕垅畔,随耕随泻,务使均匀。竅瓠下种,便于深播,苗出后不怕暴雨,亦能耐旱,间苗亦便。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曲牌。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等。唐人多以七绝入曲。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南唐后主李煜始演为长短句。
全称《伊阙佛龛之碑》,又名《三龛记》。今存河南洛阳龙门山。唐贞观十五年(641)刻。岑文本撰,褚遂良书。楷书三十二行,行五十二字。此系褚遂良中年所书,字画结构方整而欠风华。有宋拓本传世,撰书题衔均已损
?—1330元云南王忽哥赤之子。至元十七年(1280),封云南王。二十二年,世祖谕云南边事均须向他请示而后行,寻命合剌章首领之子入质京师,千百户之子留质王所。马可波罗称他为人贤明英武,善治其国。二十五
地名。即今山西襄汾县汾城东三十里柴庄。《晋书·姚兴载记》:姚平“攻魏乾城,陷之,遂据柴壁”;《北齐书·高市贵传》:“(晋)州民柴览聚众作逆,高祖命市贵讨览,览奔柴壁”,均即此。
春秋时卫国人。孔圉之子。事卫出公,掌国政。卫出公十三年(前480),其舅蒯聩(出公之父)潜返卫,与其母伯姬串通,逼他驱逐出公。蒯聩立,是为庄公。庄公欲尽去旧臣,他以车载母奔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