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父
即“虞阏父”。
即“虞阏父”。
北魏尚书省各部直属机构之总称。东汉尚书始分曹理事,置郎三十六人。三国魏为二十五曹。西晋增为三十五曹(一说三十六曹)。北魏道武帝皇始元年(396)建曹省,备置百官之时或稍晚,以南部尚书录三十六曹事,别给
官署名。北宋置,掌御马鞍辔及给赐王公、群臣、外国使臣、国信使等鞍辔诸物。设监官二人,以诸司使、副使及三班使臣、内侍充任。元丰改制前隶群牧司,其后并入太仆寺。
官署名。清宣统元年(1909),清政府为清理各省财政,饬令各省出纳款目除盐粮及关税外,统归藩司经管,遂设立财政公所,通盘筹划全省财政。所内设科办事,各省财务公所设科数目与名称不尽一致,大体有总务科、田
唐开元年间政府公报。据孙樵《读开元杂报》,乃系日条事,或某日皇帝亲耕籍田,行九推礼;或某日百僚行大射礼于安福楼南;或某日诸番君长请扈从封禅等等,如此凡数百十条。其后孙氏至长安,仍见有日条报朝廷事者。但
官名。唐代始置,为诸司使之一。宋初称内酒坊使,掌内酒坊之事。后复旧称,且多不领本职,仅为武臣迁转之阶。属东班诸司使。真宗咸平元年(998)定为同六品,元丰改制改正七品。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阶官
十六国时天水(今属甘肃)人,字景亮。前秦苻坚以尹赤降晋并州刺史姚襄,遂禁锢诸尹,至晚始为吏部令史。苻坚淝水战败后,与尹详等共纠扇羌豪,帅户五万归姚苌,推苌为盟主,寻劝苌称王。白雀元年(384)后秦建立
见“诸司使”。
即“泾原兵变”。
即明王锡爵、王鼎爵兄弟,及王世贞、王世懋兄弟。皆为苏州太仓(今属江苏)人,故名。
官署名。明清宦官衙门之一。掌理宫中及宦官衙门、山陵等处柴炭及宫中防火之事。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置。设正五品司正为主官,下设左、右司副各一人。所属有北厂、南厂、西厂、东厂、新西厂、新南厂等,掌收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