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塞
地名。在今河南洛阳市南。又名伊阙。《水经·伊水注》:“伊水又北入伊阙。昔大禹疏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北流,故谓之伊阙矣,春秋之阙塞也。昭公二十六年(前516)赵鞅使女宽守阙塞是也。”
地名。在今河南洛阳市南。又名伊阙。《水经·伊水注》:“伊水又北入伊阙。昔大禹疏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北流,故谓之伊阙矣,春秋之阙塞也。昭公二十六年(前516)赵鞅使女宽守阙塞是也。”
在今湖北长阳县西南。《续资治通鉴》:元泰定三年(1326),“米峒蛮田先什用等结十二峒蛮寇长阳县,湖广行省遣九姓长官彭忽都不花招之”,即此。
以拱券、叠涩砌成的内表面呈半球形或近乎半球形的多面曲面体顶盖。形成于西汉。主要用于地下墓室室顶及地上建筑砖塔的顶部、清真寺的窑殿顶和无梁殿顶,其跨度地下者3米左右,地上者达12米以上。按其砌筑方法分拱
?—416十六国时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西)人。羌族。姚兴子。弘始十年(408),以中军率步骑三万伐秃发傉檀。至姑臧(今甘肃武威),败绩。十三年拜尚书令、侍中、大将军。广树爪牙,阴谋篡位。兴疾笃,谋逆,
?—1861清广西人。太平天国陈玉成部将。咸丰八年(1858)封受天福。曾与清军战于安徽太湖,失利退守安庆。后升受天安。十年,湘军围攻安庆,与吴定彩、张朝爵坚守待援。陈玉成等几次率军援救,不能解围。十
穷究事物的神妙,认识事物的变化。《易·系辞下》:“穷神知化,德之盛也。”认为达到这一境界可以“安身”、“崇德”,是研究《易》的最高目标。张载《正蒙·神化篇》:“穷神知化,乃养盛自致,非思勉之能强,故崇
即“习古逎”。
①一作张藻。唐吴郡(治今江苏苏州)人,字文通。代宗、德宗时,为检校祠部员外郎、盐铁判官。坐事贬衡州司马,移忠州。工画树石山水。尝画松,以手握两笔齐下,一为枯枝,一为生枝,气傲烟霞,势凌风雨。其画山水,
官名。周代置,为宫廷内侍官员。
契丹职名。《辽史·国语解》:“沙里,郎君也。”
亦作劳深。古西南夷之一。在夜郎以西,滇之东北。西汉元封二年(前109),武帝发巴蜀兵击滇,先灭此部。其地约在今云南陆良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