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乜克力

乜克力

蒙古旧部名。又作磨可里、灭乞里、麦克零、野乜克力等。一说为畏兀儿近族,或认为是突厥后裔。历唐、宋、元诸代,均居于天山一带。明中期,其首领之一癿加思兰率部众三、四百人驻牧于吐鲁番地面。天顺(1457—1464)间,移近哈密城外巴儿思渴(巴里坤)一带。成化(1465—1487)初,率部进入东蒙古河套地方,并成为蒙古右翼永谢布部的领主。成化十一年(1475),霤加思兰立元裔满都鲁为可汗,并与之通婚,自为太师,部众增至数万。十五年(1479),被部下杀死。同部的亦思马因、亦不剌相继为太师,操东蒙古实权。达延汗即位后,清除异宗领主,于二十二年(1486),派兵杀亦思马因。正德五年(1510),亦不剌率右翼三万户与达延汗的左翼三万户决战于达兰特哩衮,兵败,率残部逃入青海,所属永谢布部归达延汗。嘉靖十一年(1532),达延汗孙吉囊、俺答率兵入青海,大破亦不剌,收其部众大半。二十二年(1543),俺答复入青海,大败其另一首领卜儿孩。三十八年(1559),俺答三入青海,灭卜儿孩余众。

猜你喜欢

  • 骊邑

    古地名。参见“骊戎”(1970页)。

  • 窟合真

    即“库合真”(1109页)。

  • 桑洛巴根敦仁钦

    1571—1640明末青海高僧。藏族。系塘让寺修建者。20岁赴卫地求学,获得林赛噶居学位。29岁任哲蚌寺之嘉哇喇嘛。34岁回到多麦地区。万历四十七年(1619),按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法旨和赐予之寺院

  • 兀鲁思别吉

    组合词ulusbigi音译。 “兀鲁思”(ulus),蒙古语,原意为“百姓”、“大众”,后引伸为“国家”和“领民”、“领地”。“别吉”(bigi~begi),蒙古语意为“公主”,蒙、元皇室及诸王之女称

  • 协杰波折逋

    藏语音译,唐代吐蕃掌管刑名狱讼的官员。相当于汉地之刑部尚书或断事官。长庆三年(吐蕃彝泰九年,823)所立《唐蕃会盟碑》,记有此职官。

  • 盆苏克丹津呼图克图

    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喇嘛僧。汉籍文献又称阿拉木札木巴呼图克图、盆苏克丹津阿拉木札木巴。因精通经教,在策妄阿拉布坦统治时,备受尊崇,常参与议决大事。曾受派至北京向清纳贡。有属众2700余户。衣钵传至二世。

  • 哈柯文化促进会

    民国时期新疆进步文化组织。全称为“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文化促进会”。1935年成立。会长伊斯哈克拜克,(柯尔克孜族),成员多来自哈、柯两族。初成员多为部落和宗教上层,后由于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疆活动加强,

  • 温达

    ?—1715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费莫氏。初为笔帖式,授都察院都事,迁户部员外郎。康熙中,官佐领、兵部督捕理事。三十五年(1696),随康熙帝征准噶尔部噶尔丹,从皇七子允祜、都统都尔玛主镶黄旗大营。

  • 索卡尔瓦

    17世纪中期间隅地方部落首领。门巴族。被民众尊为“第巴”(王),辖众约3000户。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执掌西藏政教大权期间,曾派梅惹喇嘛洛卓嘉措回家乡门隅,加强对该地区政教统治,得到其有力支持。清

  • 来保使团

    清朝派往土尔扈特蒙古的使团。雍正九年(1731),清朝政府为迎护噶尔丹策零异母弟罗卜藏舒努(又作罗卜藏索诺)回归故土,共同反对噶尔丹策零,复令内阁学士班第、内务府大臣来保、侍郎色楞额等56人出访额济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