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也古

也古

蒙古国宗王、大将。又译也苦、耶虎、牙忽。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弟※合撒儿长子。父死,嗣父封地。拖雷监国三年(1229),与诸王遵成吉思汗遗命拥戴窝阔台即汗位。太宗八年(1236),受封般阳路(治今山东淄博市淄川)24493户为食邑。定宗后海迷失称制三年(1251),与诸王拥戴蒙哥即汗位。宪宗二年(1252),授征东元帅,奉命征高丽。次年,因以私怨袭诸王塔察儿营,被夺兵权。冬,与高丽降将洪福源拔禾山、东州、春州、三角山、杨根、天龙等城。后被封为淄川王。一说约卒于中统二三年(1261、1262)。

猜你喜欢

  • 孜牙墩

    ?—1815清代新疆维吾尔族阿訇。喀什噶尔(今喀什)塔什密里克庄人。属伊斯兰教黑山派。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娶居京之喀申和卓女为妻。喀申和卓系“白山派”遗裔,向居和卓坟附近。他因恳请将妻室移往塔

  • 句容郡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六等级封号之一,授龟纽银印。至大二年(1309),知枢密院事钦察人床兀儿受封。其子答邻答里于天历二年(1329)袭封。

  • 赫楚尔石窟

    即“克孜尔千佛洞”(988页)。

  • 和林等处行中书省

    见“岭北等处行中书省”(1396页)。

  • 孛斡勒

    蒙古语,元译“奴婢”。古代蒙古社会中的一种隶属人口,一般为父权家长管束下的奴仆。主要来源于战俘。战败部落人丁(多为幼童)被俘后分给战胜者各家,世代为奴。亦有因贫困或犯罪沦为者。据《元朝秘史》,已出现于

  • 灌奴部

    高句骊族5部之一。亦称南部或前部。5部按分布方位,以东、西、南、北、内命部名,其分布区在5部中的内部之南,故名。约有今朝鲜平安道一带地。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征高丽,其部傉萨(比唐都督)高惠贞与

  • 廿家子村汉代古城遗址

    即内蒙古呼和浩特郊区廿家子村古城。城址四面环山,北临大黑河,城西3里出谷口,即是呼和浩特市以东的平原起点。从地理位置看,是一个军事要地。城址除北墙被河水冲掉外,大部分墙保留在地面上约4—5米。城分内外

  • 果尔沁

    ?—1670清初将领。蒙古族。瓦三氏。※阿尔沙瑚侄。初仕后金为牛录额真。崇德八年(1643),叔死后,袭世职一等甲喇章京。顺治(1644—1661)初,随军入关镇压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升镶白旗蒙古梅勒章

  • 吐米巴

    藏语音译。又译作通巴。西藏贵族家族之一。亦称章宇巴,为该家族在拉萨宅第名。在聂姆(藏布江北部支流)谷下游喀若有庄园。系7世纪松赞干布大臣吐(通)米桑布扎后裔,为古老家族之一。在颇罗鼐时期家族地位显贵。

  • 拉旺丹贝坚赞

    1631—1668明末清初藏传佛教高僧。西藏地方第穆呼图克图四世。藏族。为西藏工布地区黄教丹吉林寺住持,故又称丹吉林呼图克图。为出任西藏掌办商上事务四大呼图克图之一。出生于工布扎克吉玉买。由四世班禅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