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乾嘉苗民起义

乾嘉苗民起义

清乾隆嘉庆年间湘西黔东北苗民起义。雍正(1723—1735)以来,满、汉地主、官吏、高利贷者和商人在苗族地区肆行剥削压迫,大量土地被侵占,苗民被恣意欺凌。乾隆五十二年(1787),永绥厅(今湖南花垣)官吏又以苗族青年※石满宜抗捕为借口,大肆搜捕掳掠,加以五十八年全年大旱,各种捐税徭役有增无减,苗民益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六十年(1795)正月,在※石柳邓、※吴八月、※石三保、※吴添半等人领导下发动起义。思南、印江、镇远四十八溪、永顺、古丈等地土家、汉、回等民族纷起响应。义军在“逐客民、收复地”和“穷苦兄弟跟我走,大户官吏我不饶”口号下,聚众达30余万。围贵州松桃、湖南永绥,攻克镇筸(今凤凰县)、乾州(今吉首)、四川秀山等城。先后击毙镇筸总兵明安图、永绥副将伊萨纳、同知彭凤尧、乾州同知宋如椿、巡抚江瑶等。起义范围东抵湖南沅江西岸,北至永顺、古丈,南逼麻阳,西接贵州铜仁和四川秀山、酉阳。占据川、黔、湘3省交界的大片地区。惩处了民愤极大的官吏和地主。清廷派云贵总督福康安、四川总督和琳、湖广总督福宁等调集7省10余万兵力进入湖南,分三路进击义军,无功。四月,放火焚烧黄瓜寨等56处。五月,多次强渡大乌巢河,未遂。义军控制道路,迫使清军顿兵大乌巢河、牛链塘及九龙沟等地,旷日持久,不得前进。八月,起义军推举吴八月为吴王,石柳邓、石三保等为将军,抗击清军。九月至嘉庆元年(1796)五月,清廷采用剿抚兼施,分化诱降等策略,动摇了起义军中不坚定分子。由于首领之一吴陇登的叛变,使吴添半、石三保、吴八月等重要起义首领被俘。八月,清军福康安与和琳先后死于军中。九月,以额勒登保为统帅,开始围攻义军根据地平陇。十月,在排炮轰击下,平陇失陷。十二月,清军攻贵鱼坡,石柳邓壮烈牺牲。吴廷义(吴八月之子)被叛徒出卖被俘。起义失败。

猜你喜欢

  • 石抹九柱

    金末将领。契丹族。哀宗天兴(1232—1234)年间,为息州行帅府事。时蒙古军南下,金廷濒亡,二年(1233)正月,哀宗弃汴京(今河南开封),逃入归德(今河南商丘南),统治者内部倾轧不断。九柱喜豪华,

  • 昆明城

    古县名、城名。唐代其城在今四川盐源县。唐武德二年(619),改汉晋以来的定笮县为昆明县,属州越嶲部。《蛮书》卷6:“昆明城,在东泸之西”,“磨些种落所居之地”。东泸水即今雅砻江,其西的

  • 凯音布

    ?—1839清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姓富察氏。嘉庆六年(1801)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十七年(1812),官吏部左侍郎。十八年,因承修泰陵宝城膨裂多处获罪,发盛京充当披甲。二十三年(1818),释回

  • 察哈尔营

    清代新疆伊犁携眷驻防机构。乾隆二十九年(1764)自察哈尔徙置。依八旗建制,分左右两翼。每翼为1昂吉,置8佐领。营设领队大臣一人,由满族官员担任。每昂吉设总管和副总管各1人,由佐领擢用,办理八旗事务。

  • 硕德八剌

    1303—1323元朝第五代皇帝。蒙古孛儿只斤氏。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长子。蒙古语尊称格坚皇帝。幼从汉儒读经史,通汉族封建文化。仁宗延祐三年(1316),立为皇太子,兼中书令、枢密使,参决国政。七年,

  • 苏毗羌

    隋、唐时诸羌之一。因其首领姓苏毗,故名。分布于今西藏西北部羌塘地区与青海西南部。世代以女性为王。辖3万户。6世纪中叶以前,苏毗与西域各国及印度均有贸易往来,以金沙换取所需,经济文化发达,故得以统一藏北

  • 右职

    见“武散官”(1288页)。

  • 乌桓胡骑

    汉朝统治下的乌桓骑兵。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辽西乌桓大人郝旦等摆脱匈奴统治,率众附汉。汉帝以留作宿卫为名,将大批乌桓骑兵编为“乌桓胡骑”,由宿卫兵校尉及司马、胡骑司马统领。“引乌丸(桓

  • 腊醅

    纥石烈部首领。女真族。居活刺浑水(今呼兰河)诃邻乡。兄弟7人,素有名声,为众所服。乘温都部乌春等起兵反叛劾里钵(世祖)之机,约集乌古论部骚腊勃堇(部落长)、“富者”(部落贵族)挞懒、海罗勃堇等掳掠野居

  • 广西土官志

    书名。广西土司志书。1卷。明田汝成(约1503年生,字叔禾,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汉族)撰。内容记述广西壮族土官岑猛、岑璋、赵楷、李寰、黄��之事迹,与※《炎徼纪闻》卷一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