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伊宁起义

伊宁起义

解放前新疆伊宁地区一次重要武装暴动。1944年10月,伊宁“解放组织”为打击国民党反动统治,于伊宁以东约100公里的巩哈县(今尼勒克县)首先发动起义,组成以法提哈、艾克伯尔等为核心的游击队,夺取该县县城。11月初,又进军伊宁。7日清晨,游击队攻占一区警察局。继又夺取电话局、电报局、警察局及各交通要道,切断迪化(今乌鲁木齐)—伊宁公路线,屡挫国民党守军反抗。12日,起义军在伊宁成立临时政府。旋,粉碎吴忠信、朱绍良所派李禹祥部等敌军的进攻。1945年1月5日,临时革命政府举行第四次会议,通过9项宣言。因临时政府主席艾力汗吐烈是反动宗教上层,9项宣言存在严重错误。后经阿合买提江、阿巴索夫等人努力和斗争,不久临时政府改组,艾力汗吐烈被撤职。4月8日,临时政府在游击队基础上成立民族军。起义的胜利和民族军的建立,为三区革命的成功提供了有效的保证。

猜你喜欢

  • 尼剌部

    辽代部族名。辽天祚帝保大四年(1124),※耶律大石自立为主,率众西行,至可敦城(今蒙古哈达桑东),驻北庭都护府,召集该部等十八部众宣谕,誓复辽朝大业,获得支持,十八部共出精兵万余归大石统率,致使大石

  • 宁令

    西夏职官名。大王意。西夏党项语“宁”为“王”意,“令”为“大”意。夏景宗显道元年(1032)元昊立官制时,为蕃官名称之一。

  • 金牌

    见“信牌”(1687页)。

  • 仳俚迦普华

    见“仳俚伽帖木儿”(815页)。

  • 太平王

    ①辽封爵。会同二年(939),太宗次子耶律罨撒葛受封,兄穆宗(耶律述律)在位时委以国政。后谋乱,事泄,贬西北边戍,景宗(耶律贤)即位,召还。保宁四年(972)病死。 ②元朝封爵。天历元年(1328),

  • 仡央语支

    或称仡央语群,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语支之一。分布在我国贵州省中部、西部,云南省东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和与之毗连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北部。主要语言有仡佬语、拉基语、普标语、布央语、耶容语、木佬语等。这个语

  • 河防通议

    书名。元代回回学者瞻思(1277—1351)编撰。成书于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是一部治理黄河的历史文献。本书系将宋代沈立《河防通议》及金代都水监《河防通议》合并、重新编订而成。分6门,门各有目,

  • 度牒

    历代官府发给僧尼的凭证。得此即可证明僧尼身分,豁免地税、徭役。唐宋时由掌管僧尼簿籍的祠部发放,有时出售度牒,以充军政费用。宋南渡后,军费大增,度牒收入为政府财政收入重要来源之一。清政府亦行此制,目的在

  • 巨哇

    地名。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南部中印边界内。藏人居住。该地巨哇渠(河名,与司丕提河汇合处之西数公里处)为中国与印度边界线经过之地。此地向受西藏阿里地区之扎锡岗举巴扎仓管辖,其头人亦由该扎仓委派。1665年

  • 乌泰

    1860—1920清末民初蒙古王公。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人。青年时出家为喇嘛。光绪七年(1881),还俗袭爵,任哲里木盟副盟长。十七年(1891),因私将洮儿河和归流河流域的荒地放给蒙户,自由开垦,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