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伏尤亥玛发

伏尤亥玛发

萨满教神祗之一。赫哲语音译,亦作“浮合马法”,意为“天神”。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赫哲人旧时认为,遇难呈祥,患病得愈,渔猎丰收等,皆由于天神保佑赐福,故最崇拜天神。有的地区一族供一天神,有的地区家家都供。神像一般供在有特异征兆和形状的大树上,如被雷劈或被风刮断;或三树成一半圆形等,被认为有天神栖附其上,便在这种树的近根处刻一人面形像作为天神供奉。也有将木制神偶供在庙中的。祭日由许愿人决定,祭品为牛或猪、羊、鸡等,并请全屯男子陪祭。祭仪是:当天日上三竿时,主人与陪祭者齐集神树前,由※弗力兰(专司祈祷者)焚“僧其格”香草祈祷迎神,献牺牲,参加者皆叩头;弗力兰又祷告,以酒灌猪、羊耳,主人和来宾又叩头;弗力兰再祝告,并上宰杀后煮熟的猪羊肉,参加者再叩头;最后是弗力兰祝祷送神,主人和来宾叩头谢神,祭仪毕。

猜你喜欢

  • 熬茶蒙古

    参见“熬茶拜唐阿”(2419页)。

  • 亦文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永乐五年(1407)正月设置之亦文山卫分别称作依努卫、依努山卫。

  • 乌延氏

    金代女真姓氏之一。参见“乌延部”(334页)。

  • 术者

    ①见“耶律术者”(1308页)。 ②见“萧仲恭”(1993页)。

  • 布朗语

    我国布朗族使用的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布朗族有82280人(1990),分布在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海,临沧地区的双江、永德、云县和思茅地区的澜沧、墨江等县。布朗语有如下特点

  • 辉罕城

    即“忽汗城”(1487页)。

  • 外剌

    即“斡亦剌”(2425页)。

  • 乙弗浑

    见“乙浑”(3页)。

  • 温福

    ?—1773清朝将领。满洲镶红旗人。费莫氏。字履绥。文华殿大学士温达孙。翻译举人。雍正六年(1728),补兵部笔帖式。九年(1731),赴北路军营办事。乾隆十一年(1746),擢湖南布政使,后调贵州。

  • 塔瓦赤

    突厥语tavachi音译。在国家军政机关中起副官职能,特别是战时负责通知军队集合,平时召集部民外出狩猎。※叶尔羌汗国时期设此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