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俺答汗

俺答汗

1508—1582

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领主。蒙文史籍作阿勒坦汗,汉籍又译作安滩、谙达、俺答阿不孩等,尊称索多汗、格根汗。孛儿只斤氏。※达延汗孙,右翼济农※巴尔斯博罗特次子。领土默特万户(十二土默特),初被驻牧于开平(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以北地区,后入居水草丰盛的丰州滩(今土默川)。自少年时代起,即助其兄吉囊(衮必里克墨尔根济农)率领右翼诸部东征西讨,扩张右翼势力。嘉靖三年至二十三年(1524—1544),6次出征兀良哈万户,将该部征服并分解,因功由卜赤汗授予“索多汗”称号。嘉靖十一年(1532)和十三年,两入西海(青海),大败亦不剌和卜儿孩。十二年,率兵援助明大同兵变,将逃亡的大批变兵带回蒙古。二十年(1541),吉囊卒后,控制右翼诸部,与左翼分庭抗礼,迫使察哈尔部大汗打来孙东迁。又西征瓦剌,进至漠北和林等地。同期,屡遣使于明,要求通贡互市,遭拒绝。二十九年(1550),因使者被明方无理杀害,率兵攻至北京城下,史称“庚戌之变”。迫明朝于次年开放宣府、大同马市。不久,因明朝未满足其扩大贸易范围之要求,双方复起冲突而闭市。隆庆四年(1570),因孙把汉那吉降明,率兵至大同索孙。经谈判,以亡入土默特的汉人赵全等换取把汉那吉。翌年,与明朝达成封贡互市协议,史称“隆庆封贡”。被明封为顺义王,并在大同、张家口、宁夏、甘肃等地开设11处马市。万历元年(1573),再次率兵进入西海,进至安木多、喀木(在今西藏东部)等地,深入藏族地区,与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发生关系。三年,建库库河屯(今呼和浩特),由明廷命名为归化。六年(1578),在青海建仰华寺,并亲临该地迎接格鲁派领袖索南嘉措,召开盛大法会,正式入教。尊索南嘉措为“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达赖喇嘛称号始于此。同时,被达赖喇嘛称为“转千金法轮咱克喇瓦尔第彻辰汗”。共同制定了一系列保证黄教在蒙古传播的法令和戒律。八年,在库库河屯建立漠南第一座黄教寺院,由明廷命名为弘慈寺。九年十二月(1582年1月)去世。十三年(1585),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亲诣归化,为其举行火化仪式。生前,奖励农耕,发展牧业、手工业,广泛吸收汉、藏文化,发展蒙古的建筑、工艺、医药、历法和军事技术,促进蒙古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对蒙、藏、汉经济、文化交流作出特殊贡献。

猜你喜欢

  • 日用不聋

    藏语音译,意为“大头人”。参见“达诺”(723页)。

  • 回回曲

    元代乐曲之一。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设管勾司,后改称常和署,专门管领回回乐队、演奏回回乐曲。其曲大多亡佚。史载有《元里》、《黑某当当》、《清泉当当》等三曲,留名于世。

  • 伊儒宝得

    蒙古语音译。“伊儒音”意为“普通”、“一般”,“宝得”意为“大牲畜”。蒙古僧俗封建主向属下牧民定期征收的一种赋税。每年春秋两期以※“宝得”为单位征收。征收赋税不是根据属民是否能承担,或承担的轻重,而是

  • 恤品路

    金、元地方政区名。恤品,辽及其以前作率宾,又作速频、苏滨,今作绥芬,皆为同音异译。因境内有率宾水(今绥芬河)得名。本为率宾国地,渤海与辽在此设率宾府。金太宗天会二年(1124),以耶懒路都孛董所居地瘠

  • 普速完部

    辽代部族名。辽天祚帝保大四年(1124)※耶律大石自立为王,率众西行,至可敦城(今蒙古哈达桑东),驻北庭都护府,召集该部等18部王众宣谕,誓复辽朝大业,获得支持,18部共出精兵万余归大石统率,致使大石

  • 干坝会议

    英侵略军以会谈为名入侵西藏。19世纪英帝为掠夺西藏矿藏、皮革、羊毛等原料,并向西藏市场销售毛织品,借口亚东开埠后,西藏于帕里征收货税,封锁亚东,违背条约,后藏牧民于甲岗分水岭以南放牧,是侵犯哲孟雄(今

  • 北燕

    十六国之一。长乐信都(治今河北冀县)人冯氏所建。一说其源于鲜卑,先世有食宋冯乡者,遂以为氏。※冯跋原依附后燕,慕容熙在位时(401—407)为政暴虐,获罪,为避祸,于建始元年(407)起兵杀熙,拥立高

  • 欧拉部落

    藏族部落名。在甘肃玛曲县境内黄河之南,东接乔考部落,东北临佐盖尼玛部落,西北抵青海省果洛。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仅有7至8户,后因人口渐增,分为苏乎钦、苏乎娘两部落。清末民初从青海同仁县、黄河南蒙

  • 木末城

    南北朝时期柔然建立的古城。柔然可汗丑奴(508—520年在位)时所建,为柔然建立城郭之始。柔然为游牧民族,随水草畜牧,以毡帐为居。北魏熙平元年(516),丑奴西征,大破高车,复其旧土,“始筑城郭,名曰

  • 赤水城

    见“树敦城”(157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