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吉林府

吉林府

清府名。位于东北地区中部,光绪八年(1882)置,治今吉林省吉林市。东至嵩岭(即张广才岭)敦化县界,西至石头河子伊通州界,南达那尔轰岭围山界,北至巴彦鄂佛罗边门(即法特哈门)外伯都讷厅界。古为肃慎地。北魏为勿吉及高句丽交界地。唐入渤海国境。辽属东京道,金为上京会宁府之南境,海兰路之西北境,东京咸平路之东北境。元时南及西为咸平路之东北境,北属开元路。明初属奴儿干都司,后属乌拉部。清初置昂邦章京及副都统于宁古塔。康熙初改为将军。十二年(1673)建吉林乌拉城,移驻副都统。十五年移驻将军。雍正四年(1726)设永吉州,隶奉天府。乾隆十二年,罢永吉州,改设理事同知,隶将军。光绪八年裁同知,升为府。从清朝至民国,治内有汉、满、锡伯、朝鲜、回等民族居住。

猜你喜欢

  • 拜都拉大寺

    伊犁清真寺名。又称买德里斯寺。乾隆五十五年(1790)建。同治四年(1865)扩修。旧有房院1处34间,能容1500人作礼拜。附有经文学校和宗教法庭。此外尚有铺面30间,房屋31间,为伊犁地区维吾尔族

  • 密昔吉

    元代汉语白话。对伊斯兰教请真寺的称谓。伊斯兰教徒称为“达失蛮”。一说此称原自阿拉伯语。

  • 舜化贞

    877—902唐代南诏第十三世王。又作舜化真、舜化。乌蛮,姓蒙氏。隆舜之子。乾宁四年(897),父被其属下杨登(一说杨定、赵登)谋杀后继王位。五年,改元中兴。遣使诣黎州修好,唐昭宗不答。光化二年(89

  • 拉瓦

    藏语音译,又称“德窝”或“然德”。旧时四川阿坝藏族牧区临时被雇佣的短工。雇主一般为牧主或比较富裕的牧民。被雇者主要从事割草、剪毛、揉皮子、赶毡等工作,由雇主供给伙食,并根据不同工种给予一定数量的酥油作

  • 仁懿皇后之诬

    见“懿德皇后之诬”(2586页)。

  • 龙异阁

    宋代西南龙蕃首领。为龙、方、张、石、罗五姓蕃之一。领地在今贵州中南部。初为知静蛮军、蕃落使,守天圣大王。治平四年(1067)入觐英宗,诏为武宁将军,封其属将及郎将200余人。熙宁六年(1073),与罗

  • 好地平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属岷州卫,在今甘肃岷县境。宣德三年(1428),其族僧人容中等入朝贡马,赐以钞、彩币表里等。后,其首领及宗教上层常遣人来朝,或亲自赴京,贡马及方物,与明中央保持密切政治、经济往来。自成

  • 齐里克齐

    清朝将领。蒙古镶黄旗人。原为厄鲁特人。乾隆二十年(1755),投附清朝。从定边将军兆惠击霍集占(小和卓),战于霍尔果斯,降布鲁特头人图鲁启拜等,以功授蓝翎侍卫。护送哈萨克使臣赴京,迁三等侍卫。继从定边

  • 卓生

    旧时基诺族村社的长老之一。基诺族音译。被视为“寨母”,与另一名长老※“卓巴” (寨父)共同管理村社。

  • 背篓瑶

    见“布努”(4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