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哈剌嗔

哈剌嗔

明代东蒙古右翼部落。亦译作哈喇真、哈刺慎、阿刺嗔、哈刺庆、喀喇沁等。始见于拉施特《史集》,称“合刺赤”。源于中亚草原的游牧部落乌古思人,约形成于7世纪。后迁至阿姆河以南,成为强大部落。到蒙元时期,称“哈剌赤”。成吉思汗十六年(1221),拖雷奉父命出征马鲁(在今阿富汗西北),曾将该部人征入蒙古军队。窝阔台时,钦察人班都察举族归降蒙哥。忽必烈时代,班都察“尝侍左右,掌尚方马畜,岁时挏马乳以进,色清而味美,号黑马乳,因目其属曰哈刺赤”。至元二十八年(1291),忽必烈命土土哈“率哈剌赤万人”,成为该部的世袭领主。土土哈及其子床兀儿、孙燕铁木儿、重孙唐其势、塔刺海等在元朝政治斗争中起过非常作用。入明,称“哈刺嗔”。瓦刺领主脱欢称雄漠北,该部属之。脱欢卒,其子也先与岱总汗脱脱不花争权,该部投脱脱不花。孛来领该部崛起于蒙古,曾参与护送元裔伯颜猛可(孛罗忽)逃离瓦刺至兀良哈部。景泰五年(1454),击杀瓦刺领主阿刺知院,众至数万,立脱脱不花幼子马可古儿吉思为可汗,自任太师,控制蒙古实权,势力所及,西至河套,东至兀良哈三卫及女真地区,并单独与明朝通使贡马。成化二年(1466),孛来被翁牛特部的毛里孩杀害,该部归入右翼永谢布万户,由亦不刺统治。正德元年(1506)后,在亦不刺率领下进入河套。正德五年(1510),达延汗大败右翼,永谢布万户10营溃散,唯该部独全。后被巴尔斯博罗特第四子昆都力哈(巴雅思哈勒)占据,成为世袭领主。嘉靖(1522—1566)初,由河套迁往宣府塞外。约嘉靖二十六年(1547),察哈尔部东迁辽河流域后,与俺答汗长子辛爱黄台吉进占其旧牧地,是俺答汗称霸蒙古的得力助手。隆庆五年(1571),明蒙达成和平协议,受明封为都督同知,职位仅亚于俺答汗。在张家口与明朝互市。后又向东发展,控制朵颜卫等,并与之混合结亲。崇祯元年(1628),被察哈尔部林丹汗征服,部分并入朵颜卫,朵颜卫改称喀喇沁。不久,归降后金。入清后通译称喀剌沁。据《西域图志》载,准噶尔前后12鄂托克中,亦有喀喇沁鄂托克。昆都力哈世系如下:

昆都力哈一摆三勿儿威正台吉(黄把都)—白洪大台吉一打利台吉

猜你喜欢

  • 秃鲁班

    即“朵儿班”(840页)。

  • 灵盐

    见“朔方”(1944页)。

  • 仁安

    唐代渤海国武王大武艺年号。719—737年,凡19年。一说此年号始立于唐开元八年(720)。

  • 摄舍提暾部

    西突厥东厢(左厢)※五咄陆之一。一作执舍地。居碎叶川(今楚河)东,约在今新疆博尔县西博尔塔拉河流域。唐永徽二年(651),阿史那贺鲁西遁,据其地,设啜统辖,称摄舍提暾啜。显庆二年(657),唐平定阿史

  • 诺贺钵

    即“诺曷钵”(1954页)。

  • 梳子苗

    苗族的一支。自称※蒙。分布在贵州惠水摆榜地区,故又称“摆榜苗”。系自平塘迁入。因短发不包头帕,脑后横插一把木梳而得名。妇女穿黑色大襟短上衣、黑色短裙,黑裹腿。衣襟缀有锦边,短裙的裙腰及下摆镶白边。语言

  • 大钧老

    渤海国宗王、大臣。末王※大諲譔(906—926年在位)时,官礼部卿(一说《高丽史》记“渤海礼部卿大和钧均老司政大元钧”,其中“均”为衍文,老与司政连读,即大元钧为“老司政”)。后唐同光三年(高丽国太祖

  • 洪水泛滥史

    彝族历史专著。流传于黔西地区。成书较早,具体时间和作者不详。有汉文译本。主要记载古老的神话传说,往往把人神灵化,又将塑造的神灵人格化,人神相融。着重叙述大地洪水泛滥,淹没万物,仅剩下一个山头,人类和动

  • 杜度

    1597—1642清初将领。亦作豆斗、头头、斗斗。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孙,广略贝勒※褚英长子。初封台吉。后金天命七年(1622),从大贝勒代善防守广宁(今辽宁省北镇)。九年,随代善迎护喀

  • 物力

    金代苛捐杂税名目。《金史·食货志》:“官田曰租,私田曰税。租税之外,算其田园、屋舍、车马、牛、羊、树艺之数,及其藏镪多寡,征钱曰物力”。上自公卿大夫,下至民庶,皆征之,无苟免者。近臣出使外国,以其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