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宁都司

大宁都司

官署。明洪武年间(1368—1398),为平定东北故元割据势力和控制东北蒙古内侵,特在大宁建立基地,戍兵屯田,设驿站,加强军事力量。洪武二十二年(1389)五月,明军在击溃捕鱼儿海(今贝尔湖)元主脱古思贴木儿后,军行所至,辽王、惠宁王和朵颜元帅府相率归降。遂命以元宗室辽王后裔阿扎失里为泰宁卫指挥使,塔宾帖木儿为指挥同知;惠宁王海撒男答溪为福余卫同知;朵颜府元帅脱鲁忽察儿为朵颜卫指挥同知。三卫初立大宁都司,即史称所谓“大宁领朵颜诸卫”。辖域在今西剌木伦河以南,老哈河流域内蒙古昭乌达盟等地。左控辽东,右制蒙古,于东北边防占有重要地位,是明初经营东北蒙古,兀良哈三卫的前进基地。永乐元年(1403),大宁都司内迁,改北平行都指挥使司为大宁都指挥使司,徙大宁都指挥使司于保定,“设保定左右前后五卫,俱隶大宁都司”。永乐七年四月,奴儿干都司建立后,原大宁都司所属兀良哈三卫,改由奴儿干都司管辖,从而削弱了对这一地区的统治能力。

猜你喜欢

  • 克失旦

    明代东蒙古部名。明代汉籍亦译作“黑石炭”、“克石炭”等。清代文献译作“克锡克腾”、“克西克腾”、“克什克腾”等。名称源于成吉思汗时创立的扈卫军“客失克田”(怯薛丹)。游牧于潢水(今西拉木伦河)以北,为

  • 黑龙江外记

    书名。清西清(满洲镶蓝旗人,字研斋)撰。8卷。嘉庆十五年(1810)成书。初刻于光绪二十年(1894)。作者精通满汉文字,嘉庆十一年(1806)自北京抵齐齐哈尔,任将军衙门银库主事兼齐齐哈尔义学教习,

  • 琼博拉墓群

    古墓葬。位于今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城关西南36公里处,海拔1380米。分布于乌孙山北麓琼博拉沟口东侧山前坡地。有墓150余座,分3片。琼博拉沟口东侧有100余座,中有大墓一座,封堆高2米,直径20米

  • 阿旺簇勒提木

    1721—1791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官员。亦作阿旺楚臣,全称噶勒丹锡哷图萨玛第巴克什。生于甘南卓尼察多地方。于擦多寺出家,成年后,入色拉寺麦扎仓学闻佛法。博学多识,由“翁则”晋“堪囊”学位。乾隆二十八年

  • 伯玉

    见“耶律合柱”(1310页)。

  • 莫弗纥

    见“莫何”(1823页)。

  • 代戎

    戎的一支。参见“北戎”(527页)。

  • 习尼昆

    金代女真语借用辽代契丹语的官名。诸乣和诸移里堇司中的小官,掌本乣差役等事。位于※详稳、※麽忽之下。

  • 拉甫果嘎

    赞普埃肖列时首席大臣。为“吐蕃七良臣”之一。吐蕃人。大臣※茹莱杰之子。首创以“托卡”(双牛一日所耕土地的面积)作为计算耕地面积的单位。即唐书所载之“突”这一量词的由来。又规定以“兑”作为统计牲畜头数的

  • 却藏呼图克图二世

    见“罗桑丹贝坚赞”(14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