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仙寿
渤海王国大臣。文王大钦茂时官献可大夫、司宾少令。唐大历十三年(日本宝龟九年,778)秋,因日本来使高丽殿嗣返国迷路,奉命送其回国,并为报聘使。九月,船抵日越前国板井郡。次年正月,入日京城(今日本奈良),赠礼物。日天皇宴见、授位阶、观射礼。二月,携日皇复书及信物返归。
渤海王国大臣。文王大钦茂时官献可大夫、司宾少令。唐大历十三年(日本宝龟九年,778)秋,因日本来使高丽殿嗣返国迷路,奉命送其回国,并为报聘使。九月,船抵日越前国板井郡。次年正月,入日京城(今日本奈良),赠礼物。日天皇宴见、授位阶、观射礼。二月,携日皇复书及信物返归。
辽、金时女真诸部族之一。亦作唐古部。分布于帅水(亦作率水,今黑龙江省呼兰河支流通肯河)流域。部人皆以部名为姓氏。金代,在其部设节度使,完颜可喜、完颜斜哥均曾任唐括部族节度使。该部部长与金代皇室“世为姻
19世纪20年代在沙俄控制下制定颁行之哈萨克法律。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头克汗死后,哈萨克汗国逐渐衰落,各玉兹小汗不服从大可汗统治,独据一方,各自为政。清朝统一西北地区后,阿布赉汗等向清廷称臣纳
蒙古部名。元太祖成吉思汗十六世孙格哷森札札赉尔始称所部为喀尔喀。至其玄孙本塔尔为喀尔喀中路台吉,隶土谢图汗部。清顺治十年(1653),喀尔喀土谢图汗部内讧,本塔尔与土谢图汗衮布不和,与其弟巴什希、札木
藏传佛教寺院。又译丹萨梯寺,简称替寺、梯寺或帖寺。地处西藏山南桑日县境内。系帕主噶举派创始人多吉杰布于1158年兴建,为该派主寺,帕主派首领多为寺主,后朗氏家族又以政治首领兼宗教首领统管该寺。一般政治
朝鲜族民间搬运工具。亦称“背架子”。流行于延边等地区。多用于山间坡路及田间稻秧运输等。制法:根据使用者的身高,将2条1米左右的“丫”形木柱对称平列,中间用2—3个木撑将木柱固定住,在上、下2个木撑之间
古地名。①唐征高丽攻克的重镇之一。史载其在辽水东,安市北,卑沙城东北,约为今辽宁盖县东北15里青石关古城。唐亡高丽国后,安东都护府所辖有建安州都督府,乃以其地置。后废。②东晋隆安二年(398),后燕慕
?—973辽穆宗耶律璟著帐奴隶。契丹族。因不堪残暴统治,于应历十九年(969)二月,与庖人辛古、盥人花哥等6人联合反抗,借进膳之机,持刀进帐杀穆宗。景宗保宁五年(973)十一月,被执,遇害。详见“辛古
地名。即今嫩江县城。位于齐齐哈尔城北435里,诺尼江(嫩江)南岸。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建。二十九年至三十九年,黑龙江将军移驻于此。同时以副都统、城守尉官兵镇守。清初至民国年间,八旗驻防官兵及迁入
官名。元置宣慰使司,掌军民之务,分道总理郡县,有边陲军旅之事者,其所驻衙门则兼称都元帅府,宣慰使亦兼称都元帅。后延及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任用当地豪酋,给予金符,秩从二品,管理所部军民事务,三年一贡方物。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名。辽,置12宫1府,下皆设瓦里。滂为承天皇太后※崇德宫下之一瓦里。又,辽圣宗※兴圣宫下有一※石烈(相当于“县”或“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