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打箭炉

打箭炉

地名。今四川康定县。东界冷边,西邻瞻对,南接理塘,北临小金川,西北至甘孜。为瓦斯土官游牧地。相传诸葛亮南征,命部将郭达造炉打箭于此,故名。一说该地为达、析二水汇流处,藏语谓汇流为“渚”,故称“达析渚”,音讹为打箭炉。自唐代起,该地商贾云集,茶马互市兴旺。明隶青海,永乐五年(1407)土司阿旺甲木磋以随征功授长河西鱼通宁远军民宣慰使,世袭,为明正土司辖地。康熙三十五年(1696)勘界后,准西藏于此贸易,藏人由驻该处之西藏营官管束;土司内之事由该地土司管理。旧设监督1员,以权税课,后裁改由打箭炉同知厅管理,隶雅州府。四十年(1701),复明正土司。清军入藏驻准噶尔和廓尔喀时,督、抚皆驻该处调度。雍正八年(1730),置阜和协参将、都司、千把、外委各1名,率兵镇守。十一年(1733,一说七年),置打箭炉厅。乾隆二十年(1755),增加阜和协营兵马,令阜和营游击管辖。光绪三十四年(1908)改直隶厅,属建昌道。后所属各土司陆续改流,分设厅、县。宣统三年(1911),改为康定府。民国年间改为县。其地为川边门户,扼卫、藏咽喉,管辖关内外土司及理塘、巴塘粮务,炉霍耳屯务。为西康商业中心,输入以茶为主,转贩各县,输出之药材、皮货多销京沪各地,亦为朝贡互市之要口。

猜你喜欢

  • 胡辇

    见“孩里”(1782页)。

  • 撒拉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撒拉尔,简称撒拉,意为“领兵官”,一说部族名。元称撒剌、撒剌儿,明称沙剌、沙剌族,清称萨拉、萨拉尔、撒喇以及循回、撒拉回等,主要分布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及甘肃

  • 镇西府学

    清代新疆官学名。校址在府所在地(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族自治县县城)。乾隆三十八年(1773)置。每年通过考试录取文童3名,武童3名。有教授1员。

  • 乌底改

    即“兀的改”(108页)。

  • 细奴逻

    即“独逻”(1707页)。

  • 王呼图克图一世

    见“曲吉札巴班觉”(788页)。

  • 百家奴

    ?—1311元朝将领。蒙古札剌儿氏。※唆都子。至元五年(1268),随都元帅阿术攻宋襄阳,以功充管军总把。十一年后,隶丞相伯颜,为知印。从破郢州、沙洋、新城、江州、太平州,加进义校尉,攻丹阳、吕城,破

  • 龙涸

    古城名。又作龙鹤、龙鹄。故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晋末年,吐谷浑自辽东西徙于枹罕及甘松,南界昂城、龙涸,皆其牧地。北周天和元年(566),吐谷浑龙涸王莫昌降北周,周以其地为扶州,并置龙涸郡。为扶州、龙涸治

  • 舍楞

    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贵族。汉文史籍又作舍棱。初隶准噶尔。乾隆二十年(1755)、二十二年(1757),以清军先后击败达瓦齐、阿睦尔撒纳,偕族兄巴图尔乌巴什退据博尔塔拉。二十三年,为摆脱清军副都统唐

  • 伏尤亥玛发

    萨满教神祗之一。赫哲语音译,亦作“浮合马法”,意为“天神”。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赫哲人旧时认为,遇难呈祥,患病得愈,渔猎丰收等,皆由于天神保佑赐福,故最崇拜天神。有的地区一族供一天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