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木佬

木佬

明清时期对仫佬族先民的称谓。又称穆佬、木老、姆佬或木老苗。为元明时期“木娄苗”后裔。分布于贵州省南部与广西相邻一带,尤以今罗城县最为集中。明王朝在其地区实行土流合治,推行封建统治,屯田戍兵,垦荒设堡,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封建社会制度的发展。曾多次发动反抗封建统治压迫剥削的起义和斗争。从事农业生产,以马代耕;手工业亦有进步;商品经济萌芽,初级市场形成。参与官办矿场开采煤、硫、铁矿。喜食酸辣食品,服色尚青,聚族而居,宗族观念浓厚。信仰佛教、道教、巫教,崇拜祖先及多神。有黎、金、文、吴、赵、罗、王等姓。男女结髻于顶,妇女衣尚青,上绣花卉,着百褶裙。为今仫佬族的直接先民。参见“仫佬族”(573页)。

猜你喜欢

  • 领牲

    旧时满族萨满教祭仪之一。满族前祭神、祭祖。祭时杀猪供献。以毛纯黑猪为牺牲,将其四足绳绑,洗刷洁净,抬入屋内,置于神位或祖先位拜垫前,头西足南。萨满或主人肃跪垫上,以右手执酒杯或净水杯,左手执猪耳灌入之

  • 曷苏馆

    ①辽朝对熟女真的异称。一称曷苏馆路女直、合素衮部女直、合素女直、苏馆。曷苏馆,一作曷速馆、合苏款、合苏馆,清改作哈斯罕、合思罕,女真语(满语)“藩离”(屏障、拱卫、门墙)的意思。来源于黑水靺鞨。阿保机

  • 两番渤海黑水四府

    唐时为东北四族归附所设之四都督府。两番指※契丹和※奚,黑水指※黑水靺鞨。奚置※饶乐府,契丹置※松漠府,渤海置忽汗州府,黑水靺鞨置黑水府。

  • 科巴尼亚

    藏语音译。“科巴”意为“需要的人”;“科巴尼亚”意为“间日需要的人”,解放前四川省甘孜藏族地区对※“科巴”等级中的有期科巴的称谓。多来源于外来的逃亡农奴、奴隶、破产牧民及解除差巴(支差的人)身分者,也

  • 长孙览

    北周、隋朝大臣。初名善,字休因。河南洛阳人。鲜卑长孙氏(拔拔氏)。魏上党文宣王长孙稚孙,周上党郡公绍远之子。略涉书记,尤晓钟律。西魏大统年间(535—551),为东宫亲信。周明帝(557—560年在位

  • 沓中

    古地名。在今甘肃舟曲县西北。三国时,魏、蜀争夺凉州。魏黄初初年(220),魏已据凉州大部。蜀除不断出兵与魏战于武都、汉阳、南安、陇西外,还开辟沿白水江、白龙江流域羌中地区以通湟中的道路,沿途建立据点,

  • 邛山暴动

    甘孜邛山地区藏民反对巴底土司事件。邛山属丹巴县巴底土司管辖之村寨,该处连年遭自然灾害,藏民生活艰难,但巴底女土司白利娜姆和其兄益色拉买却低价强行向藏民收买粮食,无偿征调役差,藏民被迫用房屋等作抵押向土

  • 黑水城

    地名。西夏语“黑水”译音为额济纳或亦集乃。西夏西北部军事重镇。12监军司之一,黑水镇燕监军司治所,可能始建于西夏。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元朝灭西夏后,于至元二十三年(1286)置亦集乃路,蒙古语称哈拉浩

  • 屯民

    清代川西北藏、羌族地区改土归流后所设土屯的属民。乾隆十七年(1752),以杂谷宣慰司(治所在今四川理县,即杂谷脑)苍旺不法,在其地行改土归流,于南部建立土屯制度,设杂谷、乾堡、上孟董、下孟董、九子寨5

  • 丰镇县志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侯补知府、丰镇蒙民理事同知德溥纂修。光绪十年(1884)成书。民国五年(1916)印刷。线装竖排铅印。1函2册,8卷。卷前凡例、目录,卷一星野、星图、占候、沿革、疆域、道路;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