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娃
藏语音译。旧时四川阿坝北部藏族地区寺院“议仓”中专门经商者的称谓。依寺院经营的商业资金多寡决定其人数,由温布或囊佐(议仓主持人)指派富裕、善交际、会做生意者充当。三年一换。寺院交以经营资金,按40%的利润计算,年底结账,付清本利,不得拖欠或要求减免。每年正月还要给全寺喇嘛供一至三次茶。以此倾家荡产者甚多。
藏语音译。旧时四川阿坝北部藏族地区寺院“议仓”中专门经商者的称谓。依寺院经营的商业资金多寡决定其人数,由温布或囊佐(议仓主持人)指派富裕、善交际、会做生意者充当。三年一换。寺院交以经营资金,按40%的利润计算,年底结账,付清本利,不得拖欠或要求减免。每年正月还要给全寺喇嘛供一至三次茶。以此倾家荡产者甚多。
清朝武官。蒙古镶白旗人。巴林氏。天聪五年(1631),任牛录章京。八年(1634),以办事能干,不违使命,授牛录章京世职。崇德三年(1638),加世职为三等甲喇章京。是年,随大将军睿亲王多尔衮征明至山
南诏第十三世王舜化贞谥号。见“舜化贞”(2262页)。
南北朝时建平郡少数民族的总称。以居地为族称。古称荆蛮,汉代称武陵蛮。传说是※廪君或※槃瓠之后裔。分布在今四川巫山一带。其居地深山险阻,人迹罕至。东晋太兴三年(320),建平夷王向弘、向
?—1779清代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喀喇玛特系和卓。维吾尔族。叶尔羌(今莎车)人。清辅国公※额色尹兄阿里和卓子。初隶准噶尔,被胁徙伊犁。乾隆二十年(1755)冬,霍集占叛清,欲强胁其归叶尔羌。不从,偕额
参见“僚市”(2454页)。
解放前京族的一种社会组织。由村内名望高的长者组成。负责推选※翁村(村长),处理“翁村”遗留事务。拥有一定经济实权,可对部分公田山林行使支配权。参见“翁村”(1895页)。
独龙语音译,意为“作了记号,有了主人的土地”。详见“号地”(550页)。
清初汉族农民、工匠人等投靠八旗之称。顺治(1644—1661)初,圈地令颁布后,北京周围各州县农民带地投充旗下者日甚,希冀保护耕地和房屋等产业,或出于※包衣大、村领催的强迫而为之。投充人带地多寡不一,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又称黑车子鞑靼、和解室韦,或简称黑车子。以拥有大量黑车而得名。源出东胡,语言、习俗与契丹相近。唐代始见于史载。分布于俱轮泊(今呼伦湖)东南至今兴安岭一带。下分8人小部落。原臣服于回
?—540北魏大臣。字洪达。柔然王室后裔。河南洛阳人。其高祖为柔然君主次子(人名不详),率部投北魏,赐爵高昌王,仕至司徒公。以后世代仕魏,改郁久闾氏为闾氏。本人尚太尉咸阳王元禧之女元仲英公主。文武兼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