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祭帕空

祭帕空

德昂语音意合译,意为“祭寨神树”。德昂族祭祀活动之一。流行于云南澜沧等地。“帕空”,树名,德昂族奉之为“神树”。通常栽于村寨中心,四周以竹篱笆围成栅栏,防止牲畜进入。每年傣历三月十五日(夏历正月十五日)全村男女老幼沐浴后前往祭祀。祭祀时,人们将准备祭献用的糯米饼摆于树前,由村寨长老祈祷,青年人敲铓锣击鼓,各户家长将上年护卫“寨神”的旧矛取出,换上新矛,仍顺树干周围立起,并用白线捆缠。祭毕,“安长”分糯米饼给众人享食,派人守寨门,以防他人闯入。民间以为当天若有外人闯入,则为不吉,应予处罚。

猜你喜欢

  • 敖洛克腾

    清前期鄂温克族部落头人。清崇德年间(1636—1643)至康熙二十年(1681),清政府陆续编鄂温克旗、佐。康熙六年(1667),清政府按八旗制,将其属下2134名壮丁,按原有氏族,编为29个佐领。康

  • 决狱法

    契丹最早的一部法典。契丹开国初,神册六年(921)五月,国主耶律阿保机“诏定法律,正班爵。”(《辽史》卷2)命耶律突吕不撰成此法,开契丹王朝条例法典之先声,成为契丹国基本法典。

  • 安位

    ?—1637明末贵州水西土官。彝族。宣尉使安尧臣子。父死后,于天启元年十二月(1622年初)袭宣慰使职,领有水西(今乌江上游鸭池河以西)地。年幼,母奢社辉理司事。二年,在堂叔、宣慰同知安邦彦挟持下,联

  • 多铎和

    ?—1652清朝将领。蒙古镶黄旗人。博尔济吉特氏。世居扎鲁特。初任牛录章京。天聪二年(1628),随军征明锦州,获马千匹。崇德五年(1640),复围锦州,率本甲喇兵败松山援军。七年(1642),再围锦

  • 旱摆夷

    清代傣族的他称。明初百夷分大百夷和小百夷,前者主要指滇西德宏等地区的傣族,后者主要指滇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清时将“大百夷”改称为“旱摆夷”,史谓其人山居,性勤劳;将“小百夷”改称“水摆夷”,说其人性

  • 不里阿耳靴

    蒙古传统靴的一种。源于13世纪的蒙元时期,蒙古族利用不里阿耳人在伏尔加河畔制造的皮革(俗称俄罗斯皮)做成蒙古式靴子。皮革原料主要是马皮,少数是狼皮、鱼皮等。靴头尖而上翘,靴筒高而宽大,内可套裹腿毡、毡

  • 大青山

    参见“阴山”(933页)。

  • 青海绰罗斯部

    蒙古部名。清代青海地区准噶尔人专称。首领为僧格异母兄卓特巴巴图尔和卓哩克图和硕齐之裔。康熙十年(1671),自准噶尔地区移住。初附和硕特部游牧。后因罗卜藏丹津反清,自为一部,置2旗,各设札萨克。有贝勒

  • 养廉钱

    清朝政府在正俸之外按等级另行支给官吏的银钱。在新疆,初由政府发给执照,令伯克在乡间自行筹措。乾隆四十年(1775)后,改为由政府征收并发放。执掌税务、词讼、水利等伯克因属肥缺,不予支放,称“不支养廉伯

  • 甫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改作法河卫,并说清代法河有二:一在吉林城(今吉林市)南660余里入松花江;一在吉林城南400余里入辉发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