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纳失失

纳失失

元代一种织金锦缎名称。又作纳石失、纳赤思。《元史·舆服志》:“纳石失,金锦也。”源于阿拉伯语、波斯语。此种锦缎“缕皮傅金为织文”,华丽名贵,种类甚多。原产于波斯及中亚等地,很早即由回回商人运销至蒙古等地区。蒙古西征时,自河中撒麻耳干(今撒马尔罕)、不花剌(今布哈拉)等城俘获大批织金工匠,迁往东方。元朝时,大都(今北京)、弘州(今河北阳原)、荨麻林(今河北张家口以西万全县境内洗马林堡)等地设立工局,专门织造此种锦缎。为缝制质孙服之重要原料。当时百官质孙服中有“大红纳石失”、“素纳石失”、“聚线宝里纳石失”等多种名目。此外,还用以装饰车、马、玉玺绶带等。朝廷对有功臣僚也常赐以此种锦缎,以示荣宠。

猜你喜欢

  • 内大相

    见“曩论掣逋”(2589页)。

  • 贵由

    1206—1248蒙古国第三代大汗。又译古与、古余克。乞颜·孛儿只斤氏。太宗※窝阔台长子。太宗五年(1233),从宗王按赤带征辽东,擒东夏国主蒲鲜万奴。七年,与宗王拔都等西征,史称“长子出征”,攻取钦

  • 西藏钱法制度

    清朝管理西藏地方铸造银币和兑换之行政措施。乾隆五十八年(1793)钦定章程规定:以纯汉银铸造银钱;图案正面用汉字铸“乾隆宝藏”,背面用藏文译音成“乾隆宝藏”四字;以重1钱、5分两种搭配铸造,每纹银1两

  • 吐蕃七良臣

    指吐蕃早期对促进社会发展有贡献的7位大臣。又称“七贤臣”。即※茹莱杰、※拉甫果嘎、※俄囊尊蒙、※屯弥桑菩扎、※赤桑扬敦、※桂赤桑亚拉及※达赞东斯7人。详见诸人物条。

  • 皇庆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年号。1312—1313年,凡2年。

  • 塔热克

    意谓遗产税。又译塔里卡拉。19世纪60年代阿古柏占据新疆时强制推行的税制之一。其制:人死后由税吏时对其遗产进行评估,按规定收税2.5%至5%。因税吏经常高估、冒估,故税额远远超出此比例。清军收复南疆后

  • 狼河

    即“乌尔图绰农河”(350页)。

  • 弗敌沙

    见“巴达哈伤”(414页)。

  • 台湾番俗考

    书名。翦伯赞著。1947年3月正式出版。全书共分5部分,即《前言》、《台湾番族诸部落的名称及其分布》、《台湾番族的经济构造及其生活方式》、《台湾番族的家族形态及其氏族组织》、《台湾番族的意识形态》。该

  • 差兴

    见“差地”(17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