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续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

书名。清毕沅(1730—1797)撰。220卷。沅,江苏镇洋(今太仓)人,字秋帆。乾隆二十五年(1760)进士。曾以内阁中书入直军机处,官至兵部尚书,湖广总督。通经、史、小学、金石及地理之学。宦迹所至,延揽学者,搜求古籍,从事著作。是书即其与邵晋涵诸学者合作编撰而成。体例仿《资治通鉴》,上起宋太祖建隆元年(960)与该书相衔接,下迄元顺帝至正三十年(1370),述26帝410年史事。主要参考宋、辽、金三史,《元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契丹国志》等书,以徐乾学等所撰《资治通鉴后编》为底本,重定义例,校订史实,编次而成。亦对史料取舍作出《考异》,但皆分注于正文之下,不另刊。由于沅居高位,有机会接触若干珍贵史料,因能对前人同类著作加以增补改正,收为已用,使其有异于前修。书中北宋部分较丰富,元代部分殊嫌简略。行文不参己意,据事直书,使其善恶自见,是其不同于《通鉴后编》之处。缺点在于多抄录旧史,缺乏熔铸剪裁。编撰时邵晋涵自参与商定义例,校订事实,以至审阅全书并加润色,用力独多。通行有1957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校勘本。

猜你喜欢

  • 阿者迷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额哲密河卫。永乐六年(1408)二月,女真野人首领贾令哈、火秃等56人来朝,以其居地置卫,与弗朵秃河等11卫同时设立。在今黑龙江省呼兰河支流额依集密河流域。

  • 首领

    ①指某种群体、集团为首的人。史籍中对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等的领导者,皆称首领。②西夏军队职官。受将佐管领。有大首领、正首领、副首领、小首领等职。多以部族酋首担任,授铜印。

  • 六戎

    戎人中六支的名称。古代史籍对戎人部数记载不一。如《礼记·明堂位》作“六戎”,《周礼·夏官·职方氏》作“五戎”,《尔雅·释地》作“七戎”。此外,尚有八戎、九戎之称。均泛指中国古代西部地区各戎。据《尔雅·

  • 高州

    渤海王国置。为鄚颉府所辖2州之一(《辽史·地理志》作颉州,疑误)。州治故址今有人说在黑龙江省宾县。辽灭渤海后改名遂州。

  • 牒巴

    参见“第巴”(2071页)。

  • 糺而毕部

    辽代部族名。又作纪而毕部。辽代末年,女真攻辽,※耶律大石于保大四年(1124)自立为王,率众西走,在可敦城(今蒙古哈达桑东)召集该部等18部王众宣谕,誓复辽朝大业,获18部响应,共出精兵万余归大石统领

  • 敖包树

    萨满教神祗之一。敖包,蒙古语,意为木、石、土堆,认为是神灵所在和享祭之地。鄂温克族也有祭敖包的习俗,今内蒙古阿荣旗的鄂温克人旧时供祭的是一棵大树。凡被认为有神的树,挂上红布条,即成敖包树。每逢干旱年,

  • 都兰寺

    藏传佛教寺院。藏语称“都兰具善密咒兴隆洲”。在青海乌兰县。海西地区著名之蒙古族寺院。约清乾隆年间(1736—1795),由固实汗第六子多尔济达赖洪台吉之孙衮楚克达什兴建。初为西藏甘丹寺子寺,后经战乱重

  • 至正

    元惠宗(顺帝)妥欢贴睦尔年号。1341—1368年。1368年惠宗北走应昌后,仍沿用至正年号,至1370年,凡30年。

  • 兰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改作拉哈卫,并说清代拉哈河在汪清边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