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苻坚

苻坚

338—385

十六国时期前秦国君。357—385年在位。字永固,一名文玉。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氐人。※苻健弟※苻雄之次子。初继父爵为东海王。寿光三年(357),与兄苻法等袭杀苻生,自立。去皇帝号,称大秦天王,改元永兴。即位后,着手革除暴政,主张“黎元应抚,夷狄应和”;重用汉族士人王猛等,抑制豪强,强化王权;鼓励农耕,教民以区种之法,兴修关中水利,以增加财政收入、缓和阶级矛盾及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信用汉族士人委以重任,提倡儒学,兴办教育。以汉族封建政治传统和文化传统的继承者自命,积极推行“圣君贤相”的治国之道。对各族实行“服而赦之”的方针,凡自动归顺或投降的少数民族上层基本采取优容政策,收容匈奴刘卫辰部入居塞内,结好乌丸、鲜卑诸部,招徕西域、西南、东北诸族遣使朝贡。10余年后,秦国趋于稳定,生产有所发展,为统一北方创造了条件。建元六年(370),灭前燕。翌年初,徙关东豪杰及杂夷10万户于关中,处乌桓于冯翊、北地,丁零翟斌于新安、渑池。又败仇池氐杨氏,收陇西鲜卑乞伏司繁。封吐谷浑辟奚为安边将军、漒川侯。九年(373),取东晋梁、益2州,收服邛笮、夜郎等西南诸夷。十二年(376),攻姑臧,灭前凉,徙其豪右7千余户于关中。同年,乘鲜卑拓跋氏衰乱,击灭代国,并降服西障氐、羌8万3千余落。十六年(380),分三原、九嵕、武都、汧、雍氐15万户予宗亲,各领之散居方镇,以加强对各族的控制,但也削弱了氐秦在关中的势力。十八年(382),命吕光出兵西域。结束北方长期动乱分裂的局面,其境东极沧海,西并龟兹,南括襄阳,北尽沙漠。东北的新罗、肃慎,西北的大宛、康居、于阗等,均遣使献方物。因连年用兵,人民负担加重,也加深了境内的各种矛盾。统一北方后,自恃“强兵百万,资仗如山”,欲进而消灭东晋,“混一六合”。十九年(383),亲统大军进攻东晋,于淝水为晋军所败,身中流矢,单骑遁还淮北。后收拾溃兵,至洛阳集有10万人,返归长安,势遂衰。各族首领慕容垂、慕容泓、慕容冲、姚苌等均乘机反秦自立。二十一年(385)五月,长安遭西燕慕容冲攻击,出奔五将山(今陕西岐山县东北)。后被后秦姚苌俘获,缢死于新平(今陕西彬县)佛寺中。谥宣昭皇帝,庙号世祖。

猜你喜欢

  • 计倪

    亦作计然。春秋末越国著名谋士。字文子。原为晋国人,后南游于越,范蠡师事之。曾应越王勾践之召,谈君主治国盛衰之道。并向越王指出,欲报强吴之仇,兴师者必先“内蓄五谷,实其金银,满其府库,厉其兵甲”,否则,

  • 弘慈寺

    明代东蒙古第一座黄教寺院。亦称大召(蒙语伊克召)、阿勒坦汗庙、格根汗庙、甘珠尔庙、释迦牟尼庙、银佛寺、无量寺等。万历七年(1579),由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阿勒坦汗)及其夫人三娘子在归化(今

  • 羌中

    秦汉对西羌居住地区的概称。秦疆域“西至临洮、羌中”。张骞自西域还,“欲从羌中归”。赵充国“疑匈奴更遣使至羌中”。《汉书·地理志》:羌谷水、呼蚕水、籍端水、洮水并出羌中。其范围包括广汉以西、祁连山及其以

  • 海努克庙

    黄帽派喇嘛庙。一名银顶寺。位于伊犁河南海努克(今新疆察布察尔锡伯族自治县境内)。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策零(一说策妄阿拉布坦)在位时建。有都纲三层,覆以琉璃,垣周一里许。与固勒扎庙隔河相望。聚集喇嘛数千人

  • 忽思木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永乐七年(1409)三月设置之忽石门卫和正统后设置之忽失木卫作哈实玛卫。

  • 史二官

    明代蒙古兀良哈三卫属部首领。简称史二。蒙古族。原驻牧于宣府(今河北宣化)塞外,与东蒙古右翼土默特部俺答汗长子辛爱黄台吉为邻,互相仇杀。嘉靖(1522—1566)中,率部投明朝,被安置于龙门所(在今河北

  • 沙格德尔

    1869—1930近代蒙古族民间诗人。内蒙古昭乌达盟巴林右旗查汗木仁人。出生于贫苦牧民家庭。因家境贫困,7岁被送入林东召当喇嘛,在寺内习经、干杂活,同时开始编唱“好来宝”,曾因讽刺活佛喇嘛,揭露其虚伪

  • 嵹台山

    见“西倾山”(698页)。

  • 巴答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嘉靖(1522——1566)间设,《满洲源流考》作布达卫,并说清代有巴达山、布达窝集,均在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县)西南,与富尔嘉哈河、萨喇河相近。

  • 三于越

    契丹王朝时对有盛名的三任※于越的誉称。于越本契丹官名,建国前所置,时“总知军国事”(《辽史》卷1),统揽部落联盟实权,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称帝前曾任此职。阿保机称帝后,总权归皇帝,此职乃“无职掌”,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