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萨喜格柱

萨喜格柱

帐幕的一种。鄂温克语音译。俗称撮罗子。是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游牧鄂温克人定居以前的住屋。它比鄂伦春族的撮罗子前进了一步,迁徙时可拆卸运走,到另一地架起再用。其构造:先备一直径2.5尺上凿有许多穿孔的圆圈木,将3根直径约3.5寸的柱子以其细头插入眼中(选细头自然弯曲的),成三足斜立圆锥架,再在3根斜柱间隔中加若干辅助柱,上端也插入圆圈木眼中,塔成框架。早先用桦树皮围盖,后以柳条笆或苇笆盖后再覆上一层草,以牛毛细绳扎结。门朝南,门扇以柳条编成。阿荣旗的鄂温克人在19世纪中叶已改住马架子,但至19世末夏季游牧时尚住。从额尔古纳河以西迁入陈巴尔虎旗的鄂温克人,20世纪初才改住蒙古包或木板房,称“阿那格”。鄂温克族自治旗的鄂温克人19世纪末有两种类型住房,一称“奥布海纠”,一称“俄儒格纠”,后者即现在称的蒙古包,前者是临时住所,实即撮罗子,但搭盖和用料与上述稍有差异。

猜你喜欢

  • 哈柯文化促进会

    民国时期新疆进步文化组织。全称为“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文化促进会”。1935年成立。会长伊斯哈克拜克,(柯尔克孜族),成员多来自哈、柯两族。初成员多为部落和宗教上层,后由于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疆活动加强,

  • 白倮倮

    见“倮倮泼”(1888页)。

  • 息州决里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下均设抹里。息州决里为辽穆宗※延昌宫下之一抹里。

  • 达拉特

    见“打郎”①②(428页)。

  • 乌德土把总

    清代云南车里宣慰使司辖下傣族土职。《清通典》载:“云南土把总五十五人,曰乌德一人。”《清文献通考》:“乌德土司,在普洱府外。”清乾隆二年(1737),普洱镇府会给召斋土把总职衔。传至刀正朝,以军功实授

  • 别塔夏尔

    哈萨克族婚俗歌。又称揭面纱歌。歌的曲调固定不变,歌词内容则多有变化。由活泼风趣并且善歌的男子主唱。内容一般是欢迎新娘到来,称赞新娘美貌,祝福新婚夫妻互相恩爱,白头偕老。告诫新娘尊老爱幼,勤俭持家,少惹

  • 官票

    见“省票” ②(1626页)。

  • 斗橐驼

    匈奴人传统体育活动和娱乐形式。“橐驼”又写作、“橐佗”。《史记》索隐引韦昭语:“背肉似橐,故云橐”。即赛骆驼。匈奴人每逢盛会或祭祀时举办。《后汉书·南匈奴列传》:“匈奴俗,岁有三龙祠,常以正月、五月、

  • 大都督府

    西夏官署名。总诸路军马,督护诸将。属次等司。长官称令公或府主。天盛年间(1149—1169)设6正、6承旨、1剌史、6都案、6案头。

  • 毛杉树歌节

    布依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夏历三月初三以后的蛇日举行,连续3天。地点在贵州安龙县德卧镇。参加者以安龙、贞丰、册亨、望谟、兴义等地布依族为主。相传布依族英雄彭臣、马武因向清顺治帝贡献名马,被封为大将,奉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