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西辽

西辽

古国名。辽朝皇族※耶律大石在中亚建立的王朝。又称哈刺契丹、合刺乞答、黑契丹、西辽帝国。辽保大四年(1124),辽朝覆灭前夕,※耶律大石率铁骑200离开天祚帝※耶律延禧大营,自立为王,于※可敦城(在今蒙古土拉河上游)建立政权。1130年率师西征,1132年于※叶密立(今新疆额敏县东南额敏河南岸)称帝,号※菊儿汗,汉号天祐皇帝,建元※延庆(一说年号始于1131或1124)。后并高昌回鹘王国。康国元年(1134),占据※巴拉沙衮(虎思斡尔朵,在今中亚楚河畔碎叶城东),并※东部喀喇汗王朝,并以巴拉沙衮为都城。八年(1141)※卡特万会战,粉碎塞尔柱王朝组织的联军,并※西部喀喇汗王朝;后又出兵花剌子模,迫其臣服,建立西辽帝国。疆域东起土拉河,西包咸海,北越巴尔喀什湖,南至阿妈河、兴都库斯山、昆仑山一线。其领域分为直辖领地与附庸国、属部两大部分。直辖领地以※巴拉沙衮为中心,包括锡尔河上游和伊塞克湖周围地区;附庸国有高昌回鹘王国、※东部喀喇汗王朝、※西部喀喇汗王朝与花刺子模,属部有粘拔恩(乃蛮)、康里、葛逻禄等。崇福十二年(1175),粘拔恩归附金朝后,西辽东部疆域退至高昌回鹘王国东部边界。政治采取部落联盟制。官制与喀喇汗王朝官号混用;附庸国与属部则各依其旧。契丹文、回鹘文、汉文、波斯文、阿刺伯文并用。统治者信佛教,人民信仰伊斯兰教,属部有的信景教或摩尼教。西辽帝国的建立结束了中亚地区纷争不已的局面,社会秩序安定。耶律大石及其政权的核心成员深受汉文化的影响,采取了一系列较开明的政策,促进了西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出现了“高度发展的汉文化的新浪潮”(《吉尔吉斯地区史》)。耶律大石于康国十年(1143)去世,四传至其孙直鲁古。天禧三十四年(1211),乃蛮王子屈出律俘直鲁古,尊为“太上皇”,西辽亡。凡传3世5帝,共88年。屈出律沿用西辽国号。元太祖六年(1218),蒙古军灭屈出律政权,其领地并入蒙古国版图。

附:西辽世系

猜你喜欢

  • 大兄

    高句骊国官号。其名始见于《北史》,为高句骊国12等级“大官”中之第三级官名,位在※“太大兄”之下,※“小兄”之上(《新唐书》列为第六级),与诸官分掌内外事,此前史书不见其名。

  • 模哇喔

    见“阿都优洛波哇抹阶凯族”。

  • 坐地抛砖

    壮族旧时葬俗。流行于广西右江流域。该地壮族凡正常死亡的老人下葬后,须由死者亲属坐在墓旁举行掷砖仪式,把一块砖头抛向远方,然后以砖头的落点至坟墓的中心点作为半径,绕坟画一个圆圈,再在圆圈的周围打上记号,

  • 王岱舆

    约1573—1658明末清初伊斯兰教著译家和经师。名涯,以字行,别署“真回老人”。金陵(今南京市)人。回族。先祖天方(今阿拉伯)人。明洪武(1368—1398)年间,因朝贡至京(今南京),在钦天监任职

  • 处蜜

    见“处密”(588页)。

  • 咸雍

    辽道宗孝文皇帝耶律洪基年号。1065—1074年,凡10年。

  • 女像石座

    西夏石雕。共四件,出土时排成一行。红砂石质。近似正方体。一长63,宽59.8,高57厘米。顶面正中有一卯孔。圆雕女性人像,其形象除胸前无兜肚,双乳下垂,半握双拳支撑于膝,手腕足胫各饰双环外,其余与男像

  • 拉旺巧列朗结

    明代藏传佛教高僧。西藏地方第穆呼图克图三世。藏族。为西藏工布地区丹吉林寺住持,故又称丹吉林呼图克图。出生于聂赤仲钦。随帕巴拉通瓦顿丹剃度出家,从巴索·拉旺却吉坚赞受比丘戒。曾多次聆听四世达赖云丹嘉措教

  • 尔苏沙巴文

    我国自称尔苏的藏族中一部分人曾使用过的一种文字。尔苏语称之为“扎拉玛”。传布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甘洛、越西、冕宁,雅安地区的汉源、石棉等地。沙巴文是尔苏人中从事宗教活动的沙巴们使用的图画文字。沙巴

  • 教门三忠

    明末对回族抗清将领羽凤麒、撒之浮、马成祖3人之誉称。三者均南京人。成化年间(1465—1487),3人奉调两广镇压苗瑶起义。留镇广州,授四卫指挥使。清兵入关后,南明永历帝,加授3人为都督同知。顺治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