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都统

都统

官名。前秦建元十九年(383),苻坚设少年都统,率领青年兵进攻东晋。末年,少数民族地区统治者以此为官号,有河西鲜卑大都统之称。唐后期设诸道行营都统,为各道出征兵统帅,此后又在都统之上设都都统。辽、金时亦有都统、副都统之名。清代,都统为八旗组织中每旗的最高长官。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清太祖努尔哈赤创建八旗组织时规定,每一固山(满语音译,意为“旗分”)置固山额真(满语音译,意为“旗主”1人。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九月,清太宗皇太极继位后,设八大臣为固山额真,总理各旗事务,并参与议政。其下设左、右梅勒额真(后改为梅勒章京)各1人。清世祖顺治十七年(1660),统一八旗汉字官名,定固山额真汉名为都统,定梅勒章京汉名为副都统,满字不变。世宗雍正元年(1723)又定八旗都统满文印信为固山昂邦,即总管固山大臣,此后终清不改。职掌一旗的户口、生产、教养和训练等。下辖参领、佐领、骁骑校、笔帖式等职官。清代在全国重要城市和军事据点设驻防八旗,置将军、副都统等为长官,一般将军与都统不并置。凡设将军处,其下设副都统。初,将军为当地军事长官,不理民政。后热河、察哈尔副都统分别升为都统,即为各族地区军政长官。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热河、察哈尔、绥远特别区,亦设置都统为该地区军政长官。

猜你喜欢

  • 忽都合

    蒙古斡亦剌部首领。又译忽都花、库都喀,或称忽都合别乞。善巫术,称别乞(族长、长老之意,部落首领、萨蛮巫师首领称号)。率部游牧于谦河(今叶尼塞河上游)。南宋嘉泰元年(1201),与哈答斤、散只兀等11部

  • 叶尔羌铸局

    清代新疆货币铸造机构。乾隆二十五年(1760)置于叶尔羌(今莎车)。初以军营备用余铜,铸钱50余万,易南疆旧钱,更铸10万腾格。正面铸“乾隆通宝”汉字,背以满文和维吾尔文书“叶尔羌”字。翌年,因旧钱查

  • 丰琶部落

    古部落名。乌蛮的一支。又作风琶蛮。所属有阿诺二姓。唐宋时居住于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中部,首领称“大鬼主”。与※勿邓、※两林合称※“东蛮”。唐贞元四年(788),大鬼主※骠傍等入朝,宴之于麟德殿,授和义

  • 保安族东迁

    清代保安族的一次大迁徙。咸丰(1851—1861)年间,一说同治(1862-1874)初年,隆务寺宗教上层、土司头人为扩张势力,逼迫保安人改信喇嘛教,并利用水利灌溉等问题挑起民族争端,终于迫使保安人离

  • 标语

    我国广东省部分汉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分布在广东省怀集县西南部诗洞、永固、大岗、梁村、桥头等乡及封开县与上述地区毗连的长安、金装、七星等乡的部分村庄中。使用这种语言的约有七八万人。

  • 后晋孝安皇帝

    见“石璟”(448页)。

  • 兀者揆野人千户所

    见“兀者揆野木千户所”(113页)。

  • 的令

    ?—1374明洪武年间苗族起义首领。贵州平伐(今龙里东南一带)人。苗族。洪武六年(1373),与的若等率大平伐苗民起义。谷峡、刺向关等地苗民纷起响应,聚众树栅,攻的敖等寨。七年,遭贵州指挥张岱的镇压,

  • 秃鲁堇

    见“萧速撒”(1997页)。

  • 发羌

    ※西羌的一支。与唐旄羌居青海黄河河源地区。东汉时,烧当羌数次被汉军击败后,远徙其地。因环境寒苦,不能久居而还。或说为吐蕃族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