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左翼前旗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即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东南准格尔旗。牧地东界归化城土默特地,西界右翼中旗,南界榆林卫边城,北界右翼后旗。唐属胜州,宋入西夏,明初为榆林左卫地,后为达延汗右翼三万户之一袄儿都司(即鄂尔多斯)济农衮必里克所据。天聪九年(1635),衮必里克后裔额璘臣率部归附后金,顺治六年(1649)封其从子色棱为札萨克固山贝子,掌本旗,世袭。札萨克驻札拉谷,会盟于伊克昭盟。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即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东南准格尔旗。牧地东界归化城土默特地,西界右翼中旗,南界榆林卫边城,北界右翼后旗。唐属胜州,宋入西夏,明初为榆林左卫地,后为达延汗右翼三万户之一袄儿都司(即鄂尔多斯)济农衮必里克所据。天聪九年(1635),衮必里克后裔额璘臣率部归附后金,顺治六年(1649)封其从子色棱为札萨克固山贝子,掌本旗,世袭。札萨克驻札拉谷,会盟于伊克昭盟。
清代四川彝族土司名。明洪武七年(1376),贵州普定卫吉三嘉奉调从征四川宁、越2卫,授普济州土知州。不久,置普济长官司(治今四川米易县西北),以吉氏为长官。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其后裔吉荣欮归附
蒙古族乞颜·孛儿只斤氏贵族创建的国家。又称蒙古汗国。铁木真统一蒙古诸部,于宋开禧二年(1206),在斡难河(今鄂嫩河)畔举行忽里勒台(大聚会),被举为蒙古大汗,号“成吉思汗”,建国,称“也客·忙豁勒·
民国时期在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地区设置的地方行政机构。1933年改菖蒲桶行政委员公署置。下设民政科、财政科、建设科、教育科。治所在今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政府所在地,辖5个区:一区从空克空炯到鼻鼻力;二
见“兀鲁河卫”(111页)。
见“察哈尔萨雅克部”(2480页)。
马架子房。赫哲语音译。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马架子房本为汉族旧时的一种简陋住屋。分布松花江中游的赫哲人在300年前已有居屋,但黑龙江下游和乌苏里江流域的赫哲人至19世纪末,才较普遍地住马
唐代南诏行政衙署名。为中枢※九爽之一。“爽”相当于中原王朝的“省”或后来的“部”。《新唐书·南蛮传》谓:“引爽主客”,即执掌招待、迎送宾客事务,类似近代的外交部礼宾司。主官由最高军政要员※清平官、酋望
壮族民间伦理长歌。因用五言勒脚欢(壮歌的一种)的形式写成,亦称《欢全扬》。流传于广西隆山(今马山)、上林、都安、忻城等地。原为“方块壮字”抄本。整理后,共2100行,分《天下不公平》、《天下众财主》、
乌兹别克族婚礼操办人。意为傧相。凡乌兹别克族青年在结婚前,都须找一个比较知心、能说会道、尚未结婚的人做自己的傧相,以处理结婚时的事务。举行婚礼当天,新郎要在男傧相陪同下,坐于房屋中央或角落,边吃、边吹
1267—1314元代乌思藏高僧,成宗、武宗、仁宗三朝帝师。一作相加班。出身于萨迦之东院。帝师※乞剌斯八斡节儿之侄。曾任萨迦寺堪布。元大德九年(1305),帝师辇真监藏卒,元成宗封都家班为帝师未能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