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重元之乱

重元之乱

辽(契丹)朝中期的重要政治事件。重元,即耶律重元,为辽圣宗耶律隆绪次子。太平十一年(1031)六月,圣宗卒,由长子耶律宗真(重元兄)即位,是为兴宗。其母钦爱皇后自立为皇太后摄政,欲废兴宗,立重元,重元得知此讯,密告兴宗,使太后谋败。旋兴宗亲政,以重元忠封以高位,并于酣饮中许以千秋万岁后传位于重元,重元闻之大喜,益加骄纵不法。重熙二十四年(1055)八月,兴宗卒,遗诏由其子耶律弘基嗣位,是为道宗。道宗即位后,尊重元为皇太叔,赐以免拜、不名待遇;次年,又授以天下兵马大元帅;继赐予金券,加四顶帽,二色袍。有辽一代,尊宠可谓空前。然重元以兄失约,未承帝位,终不满,乃与其子耶律涅鲁古结诸官员,阴谋叛乱。道宗得知其谋,阴以为备。清宁九年(1063)七月,重元父子乘道宗出猎滦河(今内蒙古宁城西南),纠合陈国王陈六、同知北院枢密事萧胡覩、卫王都耶律贴不、林牙涅剌溥古、统军使萧迭里得、驸马都尉萧参等大小官员400余人,诱胁弩手军包围行宫。时下形势十分危机,道宗随身护卫兵寡,幸得许王耶律仁先等极力抗御,“环车为营,拆行马,作兵仗”。初战,重元子涅鲁古即为近侍详稳渤海阿厮等所射杀,继之重元亦伤,叛军见状多倒戈。是夜,重元匆匆自立为帝。翌日,再攻行宫,是时道宗援军已至,叛军不支,纷纷溃散,重元见大事已去,领数骑北逃,入大漠,走投无路,自尽身亡。此次叛乱虽为时不长,而涉及如此众多的高级官员可谓前所未见,给契丹统治以深刻影响,成为契丹由盛渐衰的一种表现。

猜你喜欢

  • 孝成皇帝

    见“耶律贤”(1302页)。

  • 观音寺白塔

    见“蓟县白塔”(2317页)。

  • 镇西武靖王

    元代诸王封爵。简称武靖王。“镇西武靖”意指“镇守西陲武功绥靖”。世袭领地为乌思、藏、纳里速(即今前藏、后藏、阿里地区),以算木多域为镇西府(今青海互助县松多乡)。大德元年(1297),世祖孙,奥鲁赤子

  • 曹阿各拔

    ?—524南北朝时起义首领。朔方郡(治今陕西子长县东南)人。一说族属匈奴东西曹(又称贰城胡)。北魏孝明帝正光五年(524),乘六镇起义之机,率众举兵反魏,围夏州(治今陕西靖边县东北白城子),趁城中粮尽

  • 东方五史

    见“东方全史”(513页)。

  • 大统

    西魏文帝元宝炬年号。535—551年,凡17年。

  • 移剌斡里朵

    金官员。一名八斤。契丹族。移刺氏。系出辽五院司。通契丹字。天会三年(1125),随军攻宋,以功,补尚书省令史。十五年(1137),奉命追击南逃官军、以劳迁修武校尉。从完颜宗弼复河南,督诸路帅臣进讨,事

  • 顺宁雄摩布朗族起义

    明宣德二年(1427)二月,雄摩等十五寨布朗族因不堪官府和土官的欺压和征索,聚众起义,杀顺宁(今云南凤庆)十夫长阿茂等并土兵80人。清廷发云南官军、大侯等4长官司及顺宁、鹤庆2府土兵,委都督同知沐昂等

  • 鄂鼐

    清初将领。满洲正红旗人。钮祜禄氏。号巴图鲁。天聪年间,屡败蒙古及明军。崇德七年(1642),随军攻明锦州,设伏高桥,败明经略洪承畴兵。八年,从大将军饶余贝勒阿巴泰征明,攻河间府城,先登克之,赐号“巴图

  • 布嫩牟

    独龙语音译,意为“走朋友”。旧时云南独龙等民族盛行的一种通过走访互相馈赠的古老交换方式。一般在农闲时间进行,双方可以托人通过传递木刻或口信约定时间和所需物品,也可不约而至。这不同于一般商品交换,纯属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