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山道行军总管
官名。唐伐焉耆之行军建置。又作西州道行军总管。焉耆王龙突骑支臣于西突厥而叛唐。贞观十八年(644),太宗以安西都护郭孝恪为行军总管,以焉耆王弟栗婆准为导,率步骑3千进讨,俘突骑支而返,留栗婆准统摄国事。
官名。唐伐焉耆之行军建置。又作西州道行军总管。焉耆王龙突骑支臣于西突厥而叛唐。贞观十八年(644),太宗以安西都护郭孝恪为行军总管,以焉耆王弟栗婆准为导,率步骑3千进讨,俘突骑支而返,留栗婆准统摄国事。
地名。即今四川小金县。位于大金川东。其地隋唐为金川夷部,曾置金川县。垂拱(685—688),没于吐蕃。明代封金川寺僧为演化禅师,主持金川地方事务。后土酋势强,僧官失权,其地分为大小金川两部。清初相继归
?—1600满族将领,满文创制者之一。伊尔根觉罗氏。世居呼纳赫(今无考)之地,隶满洲镶黄旗。被努尔哈赤封为十扎尔固齐(蒙语,意为判事官)之一,位仅次于费英东。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闰十一月,与额亦
契丹语官名。一说源于突厥语“梅录”。《辽史·国语解》称: “梅里,贵戚官名。述律皇后(即辽太祖后※述律平)族有慎思梅里、婆姑梅里,未详何职。”据《百官志》,契丹于北面族帐官中,在※舍利司下设有此职。通
即“朱蒙”(792页)。
见“白霫”(596页)。
见“阗池”(2386页)。
明代湖广五峰司土官。土家族。初袭五峰长官司(治今湖北五峰县)长官。万历二十七年(1599),奉调从征播州(在今贵州遵义市)杨应龙,擒杨兆龙,乱平,因功加封武略将军,恢复五峰安抚使司,升任安抚使。
明朝将领。字西泉。大同右卫人。出身军人世家。嘉靖(1522—1566)中,随父宣府副总兵麻禄征蒙古俺答汗诸部,以功升都指挥佥事。又参加京城(北京)保卫战,晋宣府游击将军。万历(1573—1620)初,
官名。明代在少数民族地区所置世袭土官。以当地豪强为之(直隶州视如府,属州视如县),秩从五品。掌本州军民事务。颁给铜印、诰命、冠带。使其保持故俗,谨守疆土,抚绥土民,缉捕盗贼,进贡物,纳租赋,供征调,助
羌族神话史诗。羌族民间古歌《喜庆歌》中的一部唱段。分倔强公主、牧羊少年,龙池巧遇,赠发定情,大胆求婚,三破难题,火后余生,再次求婚,险遭毒计,创造幸福等10章。内容叙述天神聪明、美丽的三女大姐珠,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