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额真

额真

清代官员。又作厄真、阿真、额巾。满语音译,“主”的意思。最初为奴仆对家主,臣民对君主的尊称。后演变为官号。清代八旗制度规定,旗的各级官长分别称牛录额真(佐领)、甲喇额真(参领)、梅勒额真(副都统)、固山额真(都统)。根据兵种的不同,又有巴雅喇甲喇额真(护军参领)、巴雅喇纛额真(护军统领)。另有宜都额真(班次之主的意思)。后额真改为章京,如下宜都章京即侍卫班领,等等。雍正元年(1723)规定,额真二字非臣下印信所宜用,改八旗都统印信满文“固山额真”字样为“固山昂邦”(即总管固山大臣)。额真一词遂成为满族最高统治者的专用称谓,相当于汉语“天子”、“君主”。蒙古语中也有“额真”, 《元朝秘史》写作“额毡”意为“家主”、“主人”,与满语同。

猜你喜欢

  • 焦景颜

    西夏大臣,党项羌族。夏仁宗天盛十三年(1161),西夏立翰林学士院,始擢为翰林学士,与王佥等掌夏国史事,纂修李氏实录。十四年四月,被遣使金贺金主即位。其为人性严毅,刚正不阿,尝与权臣任得敬党副都承旨任

  • 舒兰

    1653—1720清初大臣。满洲正红旗人。纳喇氏。初任理藩院笔帖式。康熙三十四年(1695),迁主事。三十八年(1699),随侍郎满丕等招降巴尔湖3千余人,安置察哈尔游牧地,编隶佐领。三十九年(170

  • 六官

    古官名。①《周礼》以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分掌邦政,称“六官”或“六卿”。隋唐以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也统称六官。 ②西魏丞相鲜卑宇文泰于大统(535

  • 主巴噶举

    藏传佛教教派之一。源自帕竹噶举派,为其分支之一。帕木竹巴弟子之一林热巴·白玛多吉开创,历经数传,至藏巴嘉热·意希多吉(1161—1211)时,将此派发展成为主巴噶举派。后该派门徒又分别创立上主巴噶举和

  • 藏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博巴或博日、博米。因地区不同,又称康巴(西康康区)、安多哇(甘青地区,又称多麦巴)、嘉绒哇(四川阿坝藏区)等。分布在西藏、甘、青、川、滇5省。解放后分布在一个自治区、9个自治州、

  • 布尔哈卫

    见“布儿哈卫”(469页)。

  • 地豆于

    东北古代族名。一作地豆干。《魏书》有专传,《北史》沿之。散居于※室韦以西,约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西乌珠穆沁旗一带。北界※乌洛侯,西接※柔然,南邻※契丹、※奚。游牧为生,食肉衣皮,不事农,多牛羊,出名

  • 作星

    见“花婆”(997页)。

  • 努拉里汗

    ?—1791西部哈萨克(奇齐克玉兹)汗。一译努喇丽汗。初为苏勒坦,曾受命驻扎希瓦。乾隆十四年(1749),受命袭汗位。二十七年(1762),遣使向清朝政府奉表贡,示归服。三十六年(1771)春,在沙俄

  • 乞台萨里

    1245—1307元朝大臣、学者。早年曾从智全末利可吾坡地学习佛法,圆通辩悟,又从乌思藏高僧八思巴学习密乘,尽通其书。并随八思巴赴萨迦深造,修习岁余返京师大都(今北京)。经八思巴举荐,召为皇太子真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