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献文帝
【生卒】:454—476
【介绍】:
即拓跋弘。北魏皇帝。鲜卑族。文成帝长子。文成帝和平六年五月即位。初立,丞相乙浑谋反,冯太后密谋诛之,并临朝听政。皇兴元年,帝亲政,喜佛道,赏罚严明,吏治始有起色。取宋淮北四州及豫、淮西、东徐、兖、青等州。在位六年,于皇兴五年,禅位太子宏,自称太上皇。孝文帝延兴六年,为冯太后毒死。庙号显祖。
【生卒】:454—476
【介绍】:
即拓跋弘。北魏皇帝。鲜卑族。文成帝长子。文成帝和平六年五月即位。初立,丞相乙浑谋反,冯太后密谋诛之,并临朝听政。皇兴元年,帝亲政,喜佛道,赏罚严明,吏治始有起色。取宋淮北四州及豫、淮西、东徐、兖、青等州。在位六年,于皇兴五年,禅位太子宏,自称太上皇。孝文帝延兴六年,为冯太后毒死。庙号显祖。
【生卒】:?——1190开封祥符(属河南)人。初入宫,封永嘉郡夫人。乾道六年(1170),进婉容。淳熙七年(1180),封太上皇淑妃。后进贵妃。
【生卒】:384—447【介绍】:南朝宋南兰陵人,字嗣伯。齐高帝萧道成父。才力过人。为汉中太守,助萧思话平杨难当,以功加龙骧将军,出为南泰山太守,封晋兴县男。
【生卒】:1744——1813字晦之。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钱大昕之弟。嘉庆元年举孝廉方正。从学于其兄,时有“两苏”之比。参加校录四库全书、学问渊博,于经、史皆有造诣。主张从训诂入手研究经,从明事入
【生卒】:?—1144【介绍】:宋宗室。高宗族兄,孝宗生父。徽宗宣和元年舍试合格,调嘉兴丞。历通判湖州,除直秘阁。孝宗被封建国公就傅,子偁建言宗室之寓于外者,当聚居官舍,选尊长钤束之,为高宗采纳。迁秘
【介绍】:宋信州上饶人,字温甫,号止斋。高宗朝进士。授辰州教授,为删定编修官。转池州通判,有政绩。致仕后,三上宰相书,皆道义之言。有《语孟易解》。
字伯玉,桐城(今属安徽)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授都水主事。分司南旺司兼督泉闸,驻济宁。修金口坝,造舟汶上,建桥于宁阳,督修琉璃河桥。赞刘东星浚贾鲁河故道,益治汶、泗间泉数百。寻源竟委,著《
【介绍】:清湖南湘潭人,字瀛洲。乾隆二十七年举人。历署无锡、昆山、丹阳知县及太湖同知,补荆溪,课农桑,清狱讼,剔除漕弊,吏皆奉法。檄办南河,在任六年卒。有《禹贡山水注》、《小红山房诗稿》等。
【介绍】:明绍兴府诸暨人,字子温。工诗,善画墨兰。许聘蒋文旭。洪武末,文旭任御史,忤旨死,蕴年二十,矢志不嫁,时称孟贞女。有《柏楼吟》。
【生卒】:?-552欢第八子。初封章武郡公,北齐初封襄城郡王,寻卒。(,参见《北史》)【生卒】:?—551【介绍】:北齐宗室。高欢第八子。文宣帝天保初封襄城郡王。引文艺清识之士为国臣府佐,时人称之。
【生卒】:885—958【介绍】:五代僧。馀杭人,俗姓鲁。七岁即削发于新定智通院。南唐国君李昪迎住报恩禅院,署号净慧。卒谥大法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