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杏簪。浙江归安(今吴兴)人。咸丰末,佐萧县防御捻军,屡战胜。以功升知州。光绪中,补河南邓州知州。战乱之后,于民休息。力争王树汶冤案,终得平反。后被劾罢官,贫不能归乡,卒于河南。
南朝梁人,字景光,子恪弟。有文才,尝于重云殿听梁武帝讲《三慧经》,乃作《讲赋》,甚受称赏。历员外散骑侍郎、新繁令、骠骑长史,卒。(,参见《南史》)【介绍】:南朝梁南兰陵人,字景光,萧子恪弟。少涉书史,
【生卒】:425—516字长逊,东莞莒县(今属山东)人。宋明帝时为巴东、建平二郡太守,郡多蛮族,旧多以兵威镇摄,谦至以恩惠感化,郡内安定。齐时为钱唐令,在职不受赠遗,及离任,民追送缣帛,拒而不受。入梁
【生卒】:1276——1346字瑞芝,凯烈部人。通经史,熟习各国文字。成宗时,为翰林院札尔里赤。后为应奉翰林文字,凡蒙古传记,多所校正。至顺元年(1330)升襄阳路达鲁花赤。元统二年(1334)任益都
【介绍】:明山东临朐人,字汝强,号陂门。冯裕子。嘉靖七年举人。有文名,七应会试不第。有《陂门山人文集》。
【生卒】:?—1636【介绍】:明人。崇祯时为司礼太监。四年,命钩校户、工二部出入,称户工总理。按行两部,踞尚书公座。凡边镇请军器,故勒不发。主事忤之者辄罢斥。九年受命守备南京。
【生卒】:?—784【介绍】:唐博陵人。崔弘礼父。幼以门荫补太庙斋郎,初授汝州叶县尉。玄宗天宝末,调宋州单父尉。当安史乱起,保全乡县,民归如云。后举族避地江淮。代宗时,历任宋城尉、涟水令,转常州录事参
字元懔,河阳涅阳(今河南邓县东北)人。居江陵,少好学,乡里称为“童子学士”。梁元帝时,为吏部尚书。劝帝都渚宫,不还建康。被俘至长安。北周初,位仪同三司,参与刊定书籍。周武帝保定中卒。有文集传于当时。(
【介绍】:明江西吉水人,字邦正。罗洪先弟子。由举人授汤溪知县,后调青田知县,时倭寇犯东南,楷积谷资守御。改昌乐知县,亦以治行闻。
【介绍】:明顺天府人,一作山东人,字开予。初名丹,字道母,号北海、青蚓。崇祯诸生。工诗,善画人物。与陈洪绶齐名,时称南陈北崔。一妻二女亦工画。明亡,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