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张方平

张方平

【生卒】:1007——1091

字安道,南京(今河南商丘)人。举茂材异等科,知昆山县。又中贤良方正科,通判睦州。西夏元昊攻宋,上《平戎十策》授知谏院。西边用兵屡败,建议与西夏议和、罢兵。仁宗嘉纳,敕边帅谋与元昊通和。历知制诰、三司使、判太常寺。坐事,罢知滁州。治平中,迁礼部尚书。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极论“新法”必有覆舟、自焚之祸。神宗问祖宗御戎之策,力言太祖不图远略,真宗与契丹盟好,至今民不识兵革。尝荐苏洵及其子轼、辙可重用。轼下诏狱,又抗章相救。著有《乐全集》。卒,赠司空,谥文定。


【生卒】:1007—1091

【介绍】:

宋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生卒】:1007—1091

【介绍】:

宋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生卒】:1007—1091

【介绍】:

宋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猜你喜欢

  • 石勒

    【生卒】:274—333【介绍】:十六国时后赵建立者。字世龙,上党武乡人。羯族。初名,小字匐勒。祖及父均为部族小帅。年少时行贩洛阳,为人耕作;及长雄健有胆识,勇武好骑射。为并州刺史掠卖至山东为奴。与牧

  • 王轼

    字用敬,公安(今属湖北)人。天顺进士。历任四川、陕西副使。弘治中,历任右都御史、贵州巡抚、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曾督贵州军务,讨平米鲁乱。武宗立,加封太子太保,赐归。死,赠太保,谥襄简。【生卒】:1

  • 张鸣凤

    【生卒】:1465—1522【介绍】:明松江府上海人,字世祥,号梧冈。弘治九年进士。授永康知县,擢南台御史。正德初刘瑾窃柄,朝政日非,上疏极谏,逮下诏狱。后起湖广佥事,进副使,以母忧归。

  • 萧瑀

    【生卒】:574-647字时文,梁宗室,幼封新安郡王。隋时历官内史侍郎、河池郡守,曾献计解炀帝雁门突厥之围。奉召入唐,封宋国公。高祖时官至尚书右仆射、中书令,预定国典朝仪,主持内外考选,执掌大权。贞观

  • 蔡凝

    【生卒】:543—589字子居,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博览经传,有文才,尤工书法。历为秘书郎、庐陵王文学。宣帝时,以名公子选娶信义公主,拜驸马都尉。迁中书侍郎、尚书吏部侍郎。后主时,授晋熙王府长史

  • 彭思永

    【生卒】:1000——1070字季长,#陵(今江西吉安)人。第进士。历知南海、分宁、潮、常诸州县,湖北转运使等。改益州路转运使,成都府吏盗公钱,入狱三年,出入自如。思永掌府事,立即断案下狱,徙知江宁府

  • 邵继贤

    【介绍】:宋末广州番禺人。究心先儒理学,以诚正为务。领理宗淳祐三年乡荐,历官至四川顺庆知府。元兵势盛,退居赣州玉龙山中。元世祖以其为先朝名臣召之,不出。

  • 马融

    【生卒】:79—166【介绍】:东汉扶风茂陵人,字季长。马严子。师事挚恂,博通经籍。初为邓骘舍人,安帝永初四年拜校书郎,典校东观秘籍。因上《广成颂》忤邓太后,十年不得调,又遭禁锢。太后死召拜议郎,历武

  • 唐介

    【生卒】:1010—1069【介绍】:宋江陵人,字子方。仁宗天圣八年进士。为武陵尉,调平江令。皇祐中,迁殿中侍御史,诤谏不避权贵,劾宰相文彦博诸人,被贬英州别驾。召还复官,出知扬州,改江东转运使。嘉祐

  • 继昌

    【生卒】:?—1829【介绍】:清满洲正白旗人,拜都氏,字莲龛。嘉庆五年举人,捐纳主事,官至江西布政使。喜与文士往来,作诗吐词清警。有《定轩谭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