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高智耀

高智耀

河西人。祖宗几代在西夏国做官,曾为进士第。西夏亡后,隐居贺兰山(今属宁夏)。窝阔台时才被选用。在蒙哥、忽必烈时多次宣传儒学思想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性,忽必烈接受他的建议,于至元五年(1268)立御史台。官至西夏中兴等路提刑按察使。至上京(今属黑龙江)病逝。追封为宁国公,谥文忠。


【介绍】:

元河西人,字显达。西夏右丞相高良惠之孙。登本国进士第。夏亡,隐居贺兰山。太宗求贤,召见将用之,遽辞归。宪宗即位,入见,言儒有益于天下,宜免徭役。宪宗从之。世祖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请免被俘淮蜀儒士为奴者,拜翰林学士,命循行郡县区别之,得免者数千人。又请置御史台以肃官常。至元五年立御史台,即用其议。擢西夏中兴等路提刑按察使。西北藩王遣使质问用汉法之故,智耀奉命前往解释,行至上都,病卒。


【介绍】:

元河西人,字显达。西夏右丞相高良惠之孙。登本国进士第。夏亡,隐居贺兰山。太宗求贤,召见将用之,遽辞归。宪宗即位,入见,言儒有益于天下,宜免徭役。宪宗从之。世祖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请免被俘淮蜀儒士为奴者,拜翰林学士,命循行郡县区别之,得免者数千人。又请置御史台以肃官常。至元五年立御史台,即用其议。擢西夏中兴等路提刑按察使。西北藩王遣使质问用汉法之故,智耀奉命前往解释,行至上都,病卒。


猜你喜欢

  • 庄#

    【生卒】:1437——1499字孔旸。江浦(今属江苏)人。嗜古博学。成化二年(1466)进士。官翰林检讨。与编修章懋、黄仲昭上疏谏内廷除夕张灯结彩,违帝意,杖二十,贬桂阳州判官。不久因言官论救,改任南

  • 赵献侯

    【生卒】:?—前409名浣。一称赵献子。无恤之侄孙。其父为无恤兄伯鲁之子代成君。无恤死,传位于他。无恤弟桓子不服,夺其位而自立于代。一年死去,国人共杀桓子之子拥他复位。前411年城平邑。立十五年卒。

  • 郭袭

    【介绍】:辽人。景宗即位,召对称旨,拜南院枢密使。曾上书谏帝游猎。拜武定军节度使卒。

  • 拜降

    【生卒】:1251—1311【介绍】:元北庭人,徙大名清丰,号德斋。以偏裨从阿术南攻,围襄樊,战有功。灭宋后,授江浙省理问官。迁庆元路治中,岁大饥,躬诣行省力请,得发粟四万石,民赖全活。历浙东廉访副使

  • 习韶

    【介绍】:明广信府永丰人,字尚镛。洪武中为长乐知县,勤于抚民。官至兵部郎中。

  • 金简

    【生卒】:?—1794【介绍】:清满洲正黄旗人,原隶内务府汉军镶黄旗。乾隆中授内务府笔帖式。三十七年,升至总管内务府大臣。充《四库全书》副总裁。改译辽、金、元三史人地官名。后历任户部侍郎、工部、吏部尚

  • 毕仲游

    【生卒】:1047—1121【介绍】:宋郑州人,字公叔。毕仲衍弟。与仲衍同登进士第。哲宗元祐初,任军器卫尉丞。召试学士院,为苏轼所重,擢为第一。加集贤校理、出为河东路提点刑狱,为官清廉。徽宗时,历知郑

  • 谭廷献

    字仲修。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同治举人。历官安徽全椒、合肥、宿松、歙县诸知县。通经、史,擅长诗词,与李慈铭为友,互相唱和。治经不屑于章句之解,力求汉儒微言大义,论著多归人日记。其文则以汉、魏为宗,诗作

  • 曹炽

    曹仁父。曾任侍中、长水校尉。

  • 郭江

    【生卒】:1153—1217【介绍】:宋婺州东阳人,字伯山。郭良臣子。治官教学乡里。曾官管押三江袋盐,监穿山破盐场、秦州支盐仓、车辂院,为乌江、舒城令,盱眙军录事参军。叶適称其有佐世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