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五代诗人。姓氏、生卒年、籍贯不详。南唐僧人。隐居庐山,数年持经,不出石室。南唐国君多次征召,终不降就。曾北游约二十年。后汉乾祐中卒于庐山。《全唐诗》存诗三首,均为七律。事迹见《宋高僧传》卷二
①神龙卷曲的样子。皮日休《补周礼九夏系文·九夏歌九篇·骜夏之歌》:“桓桓其珪,衮衮其衣。”②即滚滚。大水奔流貌。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③数量众多、相继不绝貌。杜甫《醉时歌》
比喻虚幻之事,迷离之梦。权德舆《酬南园新亭宴会璩新第慰庆之作时任宾客》:“日抱汉阴瓮,或成蝴蝶梦。”参见“庄周梦”。
【介绍】:贞元十四年(798)官检校驾部郎中、兖州刺史、兼充泰州团练使时,曾两次祭泰山,并题名刻石。《全唐诗》存诗1首。
【生卒】:769?~819【介绍】:字绘之。河间(今属河北)人。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历官礼部员外郎、礼部郎中、中书舍人等。工诗能文,其乐府诗与元和间同为中书舍人的王涯、令狐楚所作乐府被编为《三舍
文体名。它是以记叙作者游赏经历,描写山水为主体的以自然风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散文,“记”的一种。晋慧远《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序》,记叙作者与“交徒同趣三十余人”游览庐山山水的经过,实际是山水游记。其后,鲍
语出《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野无遗贤的省称。语出《尚书·大禹谟》:“野无遗贤,万邦咸宁。”后喻指人尽其才。唐彦谦《留别四首》之三:“登庸趋俊乂,厕用野无遗。”
犹小半。白居易《会昌元年春五绝句·题朗之槐亭》:“春风可惜无多日,家酝唯残软半瓶。”
指诸葛亮。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五:“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