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李颀作。梁锽,天宝中人,曾官执戟。此诗与一般送别诗不同,主要不是写离情别绪,而是为梁锽造像。首四句刻画梁生的性格特征。以下六句追叙梁锽先前遭遇挫折的经过。其后八句写梁锽落魄后的狂放行径。“洛
【介绍】:①(全)王维《辋川集》二十首之第二首。首二句,写连山秋色,勾画出寥阔的境界;后二句抒写无垠秋色触发的惆怅之情,情景交融。②(全)裴迪作。此为迪《辋川集二十首》之第二首,写华子冈傍晚景致。首句
【介绍】:杜甫乾元二年(759)秋在秦州(今甘肃天水)作。花门,回纥之别称。安史之乱爆发后,唐肃宗曾借回纥兵以平乱,收复两京,回纥之功为多。但回纥剽悍难驯,久留必为患。故诗人对肃宗的一味依赖回纥,表示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事迹不详。中、晚唐间在世。顾陶《唐诗类选后序》置之于令狐楚、刘禹锡等诗人之列,为当时有诗名者之一。但作品不传于后世。
即香灰。齐己《谢王拾遗见访兼寄篇什》:“竹里安禅处,生涯一印灰。”
【介绍】:李白作。见《赠张相镐二首》其二。
指战国时楚臣申包胥。伍子胥率吴兵攻楚,申包胥赴秦请求援兵,秦不许,申包胥在其庭堂上哭七日七夜,秦得出兵。后用为忠心报国之典。李白《奔亡道中五首》之四:“申包惟恸哭,七日鬓毛斑。”参见“哭秦庭”。
晋陶渊明《与子俨等疏》描述自己隐居的闲适生活,其中有“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之语。后因以“北窗风”为咏隐居生活之典。李商隐《自贶》:“谁将五斗米,拟换北窗风。”亦省称“北
【介绍】:孟郊作。诗人借车搬家,而家具甚至“少于车”,其贫穷令人嗟叹,而诗人犹能自解,以为人生百年,转瞬即逝,不必为身外之物使役奔波。是旷达的诗人对于贫穷的新解,也是儒家箪食瓢饮不改其乐的精神的真实体
唐代陈子昂、赵贞固、卢藏用、杜审言、宋之问、毕构、郭袭微、司马承祯、释怀一、陆馀庆的合称。十人在武后时相友善,为知名之士,大多工文辞。时号“方外十友”。见《新唐书·陆馀庆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