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山名。在今甘肃敦煌东南。《书·舜典》:“窜三苗于三危。”后因以“三危”为咏流放之典。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五岭炎蒸地,三危放逐臣。”②《吕氏春秋·本味》:“水之美者,三危之露。”后用为咏露之典
【介绍】:见良价。
孟子认为,“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是天然的爵位,人具有了这种高尚的道德修养,胜过公卿大夫之类的爵位。见《孟子·告子上》。后因以“天爵”称指人的高尚德行。权德舆《酬别蔡十二见赠》:“伊人茂天爵,恬澹卧郊园
张国荣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3月出版,38万字。前有李景峰序言,蘅塘退士原序。每位诗人都有简要介绍。每首诗后分注释、今译、简析三部分。注释详明通俗,不作烦琐考证;今译力求忠于原诗,译出意境,语
【介绍】:王建作。诗题一作《十五夜望月》。十五夜,中秋之夜。诗写望月时的幽静境界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近人俞陛云评云:“诗意涵盖一切,且以‘不知’二字作问语,笔致尤见空灵。”(《诗境浅谈续编》)
合集。唐高正臣编。三卷。高宗调露元年(679),高正臣、陈子昂、郎馀令等人在上元夜、晦日先后三次宴集于高正臣家林亭,上元宴集者六人,两次晦日分别为二十一人和九人,分别以“春、华、池”为韵,各赋五律一首
朱碧莲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5月出版。该书共选诗139首,文20篇。编排体例是先诗后文;诗分编年与未编年两部分。该书选目较为精当适中,大凡杜牧的名篇大多选入,并兼顾不同的风格。每首诗后除注释而
①(—hǎo)尤好;恰好。苏颋《闲园即事寄韦侍郎》:“物应春偏好,情忘趣转闲。”李建勋《雪有作》:“未白已堪张宴会,渐繁偏好去帘栊。”②(—hào)尤其喜好,嗜好。白居易《截树》:“人各有偏好,物莫能
【介绍】:唐代编纂家。字元本。生卒年、籍贯不详。贞元四年(788)以检校金部员外郎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幕从事。与司空曙有交往,曙有《秋思呈尹植裴说》诗。曾钞摘《文思博要》、《艺文类聚》为《文枢秘要目》
江滩名。在今浙江诸暨苎罗山下浣纱溪畔,相传为春秋越国美女西施浣纱处,滩中有浣纱石。崔道融有《西施滩》诗。